簡介 :
山東省立醫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17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指導基層等任務于一體的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山東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山東省臨床醫學研究院、山東省紅十字會醫院。
山東省立醫院現有正式編制員工3188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40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64名,博士后人員51名,博士生導師90名,碩士生導師242名,終身教授6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40余名,擁有泰山學者崗位特聘專家12名,衛生部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名,省突出貢獻專家15名,省醫學領軍人才5名;擔任國家級學術組織的常委以上職務的20名,省級學術組織主任委員23名,副主任委員155名。引進聘任4名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擔任名譽教授,9名國內外著名教授擔任客座教授。
省立醫院現擁有開放床位4000余張,年門診量280萬余人次,出院病人10萬余人次,年手術臺次2.8萬臺次。醫院學科齊全,特色??仆怀?,設有146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其中,國家臨床重點???個,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醫學中心1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成立了13個專業的臨床醫學研究所,建有省內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SPF級動物實驗室。
山東省立醫院陸續引進了PET-CT、核磁共振、寶石能譜CT、動態容積640層CT、機器人導航手術顯微系統等大型醫療設備800余臺,為醫院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醫院先后開展了新技術、新業務540余項,其中微創手術、介入治療、臟器移植、人工假體及危重病治療、分子生物學與基因診療技術均獲得較大的發展,并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近5年來,醫院共獲各級各類獎項16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6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55項;承擔國家級課題90項,省部級課題324項,其中獲國家自然基金科研立項70項,獨立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各一項,平均每年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立項課題經費1500萬元以上,2011年突破4000萬元;論文連續三年統計源期刊發表數量居全國同類醫院首位,SCI收錄論文已增加到2011年的110篇。
山東省立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十佳文明服務示范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首批管理創新單位”等榮譽稱號。在上,山東省立醫院的口碑也很不錯,很多醫生獲得網友很好的評價。排名靠前的有:小兒骨科王延宙主任醫師、心外科李紅昕教授、耳鼻喉科于剛副教授、小兒呼吸科馮益真教授、婦科穆玉蘭主任醫師、眼科王利華教授、神經外科徐廣明教授、內分泌科陳凌教授、中醫科李克勤教授等。
2004年,以山東省立醫院為主體組建了山東省立醫院集團,包括山東省婦產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集團眼耳鼻喉醫院、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山東省兒童醫院、山東省骨科醫院。2010年12月,位于濟南新城區、省奧體中心對面的山東省立醫院東院正式開業,為山東省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醫院地址:濟南市經五緯七路324號 郵政編碼:250021
聯系電話:0531-87938911
行車路線 :
中心院區乘車路線:
13路,29路,k58路,k59路,101路,k101路,104路,到省立醫院(經四緯七)站下車;
76路,129路,74路,125路,k100路,127路到省立醫院(經六緯六)站下車;
6路,k92路,k96路,102路,104路,到經七緯八站下車;
其中到火車站29路;
長途汽車站k58路,k92路,125路;
長途汽車西站:k96。
東院:40路,115路,119路,brt6路,k160路,k301路到省立醫院東院區站下車; 40路, 63路, 150路, brt6路到市交通運輸局站下車;
40路, 63路, 150路, brt6路到燕山新居站下車。
電話 :
0531-58675120(預約),0531-68777114/0531-87938911(總機)
山東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立于1978年,是山東省心血管疾病的診療、科研及教學中心,在省內心血管內科界穩居領先和龍頭地位。幾十年來,在全省心血管病專業的發展和學科建設方面發揮著帶頭和指導的作用。目前擁有醫師42人,護理人員60人,技術人員11人;正高級職稱16名,副高級職稱9名;博士學位者23名,碩士學位者9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4名。擔任國家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常委1人,國家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8人。
學科擁有國內外一流的診療設備。他們現有6個導管室,裝備了GE INNOVA2000等6臺大型DSA造影機,波士頓GALAXY2血管內超聲儀1臺、主動脈內氣囊反搏儀2臺、多導生理記錄儀2臺、射頻儀2臺、CARTO消融儀1臺、OCT 1臺、FFR血流檢測設備1臺。病房和相關科室擁有超聲心動圖儀6臺,雙源冠脈CT 2臺,心電監護儀4套等醫療設備。
山東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目前是山東省臨床重點???,包括冠心病、心電生理與心律失常、高血壓、心力衰竭等專業組,有冠心病科、心電生理科、冠心病監護病房(CCU)、東院心內科等四個病區,開放床位117張,年出院病人4000余人次,科室年門診量30萬余人次。在復雜冠脈病變、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難治性心力衰竭、難治性高血壓、瓣膜病均有深入研究,治療水平均居于全國先進、省內領先的地位。
山東省立醫院心內科是衛生部首批冠脈介入治療及電生理介入治療培訓基地;在省內首先開展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和支架術、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旋切和旋磨術、左主干病變介入治療、心房顫動的射頻消融等新技術,冠心病介入及電生理介入治療水平無論在數量還是操作水平上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年完成冠脈介入及電生理手術2000余例,治療1300余例,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療年800余例、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手術300余例、房顫射頻消融術30余例,永久起搏器安裝200余臺。近年來又相繼開展心肌干細胞移植、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療(CRT)、冠脈內超聲、FFR、OCT等新技術。無論手術的數量還是難度,均居于全國先進、省內領先的地位。
近年來學科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20項,國際合作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獎項10余項。發表SCI論文30余篇,中華系列及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數百篇,主編著作20余部,培養博士研究生3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余名。每年培養進修醫師20余人。每年主辦國際性專業學術會議1次,省級學術會議2次。
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建科四十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傳承與努力,目前該學科點已形成了以老年癡呆、腦血管病、運動障礙疾病、癲癇、神經免疫、神經遺傳等為主要研究方向和優勢特色,實力雄厚,名醫薈萃,學術水平較高的學術團隊。
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系山東省泰山學者設置崗位和山東大學神經病學博士及碩士授予點和神經病學博士后流動站,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山東省阿爾茨海默病科技創新聯盟,全省護理服務先進病房,山東省巾幗文明崗?,F擁有山東省海外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3人。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30余項。發表論著被SCI收錄5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16部。擁有國家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省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省級專委會副主任委員5人。
科室總人數126人,其中醫生56人,護士70人,總床位161張,分為中心院區、東院區和西院區,年門診量17.6萬人次;年急診2.6萬人次,年出院人數3800人次。
經過多年發展 科室形成了臨床 科研 教學齊頭并進 分學科??苹黄?以特色??茙尤珜W科發展 以規范化診療為論文基礎提高雜志醫療工作文章質量等特色優勢。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科室努力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相關專業的橫向合作和交流。加強與國內外實驗室的研究協作,設置相關研究技術平臺??剖椰F擁有神經變性病學研究室,并附設有神經心理室、神經電生理室、TCD室、基因診斷室和神經病理室等;另外,研究室還設有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資料庫和神經系統遺傳疾病DNA庫。并且于近年分別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美國麻省總醫院和瑞典卡洛林斯卡大學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協作關系??剖疫€努力拓寬學術交流渠道,定期舉辦由國內外知名專家授課的各種講座和大型專業學術會議。 科室重視臨床疑難病的診療研究,在山東省臨床醫療遠程會診中心的協助下,現已成功構成了山東省神經內科疑難病會診(網絡)體系,逐漸形成了山東省神經系統疑難疾病診療公共服務平臺。
另外,為了給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診療服務,減輕患者的診療負擔,使疑難危重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特設立專病門診,包括腦血管狹窄介入診療(腦卒中篩查)專病門診、神經變性病和神經遺傳病專病門診、癲癇、偏頭痛與發作性疾病專病門診、顱內感染與神經免疫相關疾病專病門診等,實行專病專治,并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方針,立足山東,服務全國。
路漫漫其修遠兮,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團隊期許在各位前輩和老師的指導下,與全省神經內科廣大同仁攜手共進,為山東省神經內科事業的蓬勃發展而不懈努力。
山東省立醫院的消化內科成立于1962年,在國內綜合性醫院中較早的獨立設科,目前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剖易鹬厝瞬?,尊重知識,加強人才培養,形成自己的醫療特色和一支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良好的醫德是他們的學科靈魂,堅持以人為本,為廣大患者服務。塑造了“實干和開拓”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團結、嚴謹、優質、創新”的文化氛圍。
該科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展了內鏡檢查技術,八十年代開始應用纖維內鏡,九十年代開展電子內鏡,在國內同行中一直處于龍頭地位,為山東消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累計檢查和治療患者十幾萬人次,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和精湛的診療技術。該科目前擁有多臺日本Olympus電子胃鏡、結腸鏡、十二指腸鏡。即將引進氣囊推進式小腸鏡。另外擁有C13質譜儀、TPC-12腫瘤蛋白芯片、酶標儀、全胃腸外營養(TPN)營養液配制超凈臺、沙式食道擴張器、球囊擴張器、曲張靜脈套扎器等設備。
該科技術力量雄厚,有德高望重的山東省立醫院終身教授馮宏教授,學科帶頭人朱菊人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副院長孫洪軍、秦成勇和科主任付麗娜、劉吉勇教授的帶領下,形成了在國內首屈一指的技術力量隊伍。21名醫生中有教授、主任醫師7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2名。山東省立醫院重點培養對象2人,出國學習歸來者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碩士學位者4人。為山東省首批醫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點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點。目前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8名,已經培養博士生15人,碩士生40人。再讀博士生5人,碩士生12人。
特色診療項目
治療技術
介入治療已成為發展最快的臨床重要領域。由于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顯著、治療費用低,以及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特點,是反映治療技術水平的標準之一。該科已開展多種介入治療,還要加快介入治療的建設步伐。
?。?)、內鏡下早癌的治療:目前該科隨著早癌的診斷率的提高,ESD/EMR已經得到廣泛的開展,包括食管、胃、結腸的早癌的治療,均在山東省首家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的隨訪結果也令人滿意。
?。?)內鏡下門脈高壓的治療:注藥及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內鏡下套扎、血管硬化、組織粘合劑注射等治療因門脈高壓引起的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預防或治療出血。
?。?)X線下介入治療:食管狹窄的內鏡下治療,膽總管結石內鏡下壺腹切開膽道取石、食道狹窄擴張及支架置入術等
?。?)內鏡的其它治療:內鏡是消化科重要的檢查治療手段。該科目前已能開展胃鏡、結腸鏡、胰十二結腸息肉切除;指腸鏡的檢查及治療。如賁門失遲緩的擴張+肉毒毒素注射治療;
檢查技術
?。?)該院的常規內鏡檢查采用傳統的色素內鏡檢查和NBI等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該院的早癌的診斷率,為ESD/EMR的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廣大患者造福,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小腸鏡:該科于2003年順利開展了雙氣囊小腸鏡,并于次年開展了膠囊內鏡和單氣囊小腸鏡,目前為廣大小腸疾病患者解決了困擾醫生和患者多年的小腸是盲區的問題,進一步認識了小腸疾病。提高了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不全腸梗阻等疾病確診率。目前許多有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慢性腹瀉、消瘦等癥狀的患者,雖經胃鏡、結腸鏡、氣鋇雙重造影等檢查,仍無法得到確診。據統計,IBS是僅次于流行性感冒,影響出勤率的疾病,這些患者多是有消化道癥狀而胃、結腸鏡檢查陰性的患者,其中不少患者因無法檢查小腸而被誤診。該院開展的雙氣囊推進式小腸鏡檢查給這部分患者帶來了福音,結束醫生“隔皮猜瓜”的歷史,相當多的所謂IBS,會因為此項技術的開展,可因有了病理診斷而得到確診,從而得到有效的治療。
?。?)超聲內鏡:該院開展的超聲內鏡檢查在山東省享有盛譽,為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的粘膜下占位及早癌患者及膽胰病變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無痛內鏡檢查技術:胃鏡、結腸鏡檢查較為痛苦,有不少患者具有畏懼心理,逃避檢查或過度緊張導致檢查無法順利進行。有的患者因為耐受性差,中途終止檢查。n調查顯示,31%要做胃鏡或腸鏡檢查的患者感到緊張或極度緊張,其程度強烈到可使74%的患者要求盡可能延長預約做檢查的時間。而且由于患者的對抗,可導致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在一些年老體弱者,更可誘發心肺功能的損害。有人認為:非生理狀態對內鏡操作及檢查結果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對這類患者給予適當的鎮靜,鎮痛,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穩定血流動力學,從而接近生理狀態,這對患者,操作者及疾病的診治均有益。
無痛內鏡(即患者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內鏡檢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檢查率,為患者帶來了福音。
科研成果
目前承擔的立項課題10項。其中省科委課題6項,衛生廳課題3項,橫向課題1項。衛生部三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山東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專業創立于1956年, 是國內最早成立兒外科專業的單位之一,是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大學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是國家小兒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經過50余年的,目前已發展成為包含小兒泌尿外科、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小兒骨外科、小兒心胸外科、小兒腫瘤外科等多個亞專業,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小兒外科綜合診療中心,已成為山東省及周邊各省規模較大的專業學科。目前開放床位59張,年手術量3000余臺??剖覔碛幸恢会t德高尚、技術一流的專業技術隊伍,醫生17人,護士28人,53%醫生具有博士學位,正高級職稱人員10人,副高級職稱2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
目前,科室的小兒復雜先天性畸形疾病的臨床診治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剖覔碛行焊骨荤R、膀胱鏡、電子結腸鏡、骨科微動力器械、尿動力及胃腸動力檢查系統等先進設備。近年來,科室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并帶動了周邊地區的技術進步,如腹腔鏡腎盂成形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經背部小切口微創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保留部分尿道板的Duckett術式治療重度尿道下裂、Bernese骨盆三聯截骨治療大齡髖關節脫位等。
科室的醫學科研水平居全省龍頭地位,涉及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干細胞移植等領域,形成了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學術風格??剖页袚硕囗棁易匀豢茖W基金及省部、廳級科研課題,總科研經費累計達400多萬元,完成科研課題鑒定10余項,主編或參編醫學專著10 余部。近年來,在國內外??破诳l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剖疫€承擔著山東大學醫學院的本科、研究生教學任務,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1名。
山東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專業創立于1956年, 是國內最早成立兒外科專業的單位之一,是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大學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是國家小兒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經過50余年的,目前已發展成為包含小兒泌尿外科、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小兒骨外科、小兒心胸外科、小兒腫瘤外科等多個亞專業,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小兒外科綜合診療中心,已成為山東省及周邊各省規模較大的專業學科。目前開放床位59張,年手術量3000余臺??剖覔碛幸恢会t德高尚、技術一流的專業技術隊伍,醫生17人,護士28人,53%醫生具有博士學位,正高級職稱人員10人,副高級職稱2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
目前,科室的小兒復雜先天性畸形疾病的臨床診治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剖覔碛行焊骨荤R、膀胱鏡、電子結腸鏡、骨科微動力器械、尿動力及胃腸動力檢查系統等先進設備。近年來,科室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并帶動了周邊地區的技術進步,如腹腔鏡腎盂成形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經背部小切口微創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保留部分尿道板的Duckett術式治療重度尿道下裂、Bernese骨盆三聯截骨治療大齡髖關節脫位等。
科室的醫學科研水平居全省龍頭地位,涉及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干細胞移植等領域,形成了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學術風格??剖页袚硕囗棁易匀豢茖W基金及省部、廳級科研課題,總科研經費累計達400多萬元,完成科研課題鑒定10余項,主編或參編醫學專著10 余部。近年來,在國內外??破诳l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剖疫€承擔著山東大學醫學院的本科、研究生教學任務,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1名。
泌尿外科由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劉士怡教授創建于1950年,許純孝、馬慶錚等老一輩泌尿外科專家為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剖椰F有主任醫師(教授)7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5名。其中,博士9人,碩士3人, 有碩士導師3人、博士導師3人。
科室作為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山東省醫藥衛生A級重點學科,山東省臨床重點學科,山東大學泌尿外科博士、碩士點,衛生部和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以及泌尿微創培訓中心?,F有床位240張,病區7個,下設保健泌尿男科中心,腎移植科,膀胱鏡室,泌尿微創中心,碎石中心,尿流動力學檢查中心,擁有西門子X光泌尿外科檢查臺、“多尼爾”體外震波碎石機、“狼”牌氣壓彈道碎石機、“BK”B超機、“萊博瑞”尿流動力學檢查儀、“科醫人”鈥激光治療儀和綠激光治療儀、“佳樂”等離子電切鏡、奧林巴斯纖維膀胱尿道經和輸尿管鏡等先進醫療設備。年診療患者50000人以上,已發展成為山東省最大的泌尿外科醫療、科研、培訓基地??剖椰F開展泌尿系統腫瘤、腎囊腫性疾病、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腎移植、男科疾病、泌尿系統感染、性傳播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多囊腎內引流術治療成人型多囊腎病,為國際、國內首創;小腎癌采用腎部分切除治療和腎癌手術改良,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已全面開展經皮腎鏡,輸尿管鏡,腹腔鏡,經尿道電切等各種泌尿外科內窺鏡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科室承擔國家級,省級多項研究任務,在國內外高水平雜志發表SCI一百多篇,其他論文百余篇,參與編寫論著20余部,獲得省部級獎勵20余項。
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多家醫院和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科室所有醫師均有海外學習經歷,科室還定期派出醫護人員到北京、上海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先進的診療經驗。
該科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思路,不斷提高醫療水平,使科室的醫療科研水平始終居于國內先進地位。
山東省立醫院(老院)----泌尿微創中心: 一: 常見泌尿手術 1.腎上腺疾?。?腎上腺增生、腎上腺腺瘤、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皮質醇癥/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皮質癌、腎上腺偶發瘤; 2.腎臟疾?。?腎囊腫/多囊腎、腎積水、腎腫瘤/腎盂腫瘤、腎結石、腎外傷等; 3.輸尿管疾?。?輸尿管狹窄、輸尿管結石、輸尿管息肉、輸尿管腫瘤、輸尿管損傷等; 4.膀胱疾?。?膀胱腫瘤/息肉、膀胱結石等。 5.前列腺疾?。?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6.陰囊疾?。?睪丸癌、鞘膜積液、精索靜脈曲張等; 7.尿道疾?。?尿道外傷、狹窄。 8.包皮過長、包莖。 二:腎移植手術 省立醫院腎移植科自1993年開展首例同種異體腎移植以來,累積腎移植總數逾數百例,為全省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本中心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在腎移植的術前準備、手術治療、術后管理、隨訪復查等方面形成了整體化管理模式,保證了腎移植患者各個治療階段的相互銜接。
山東省立醫院口腔種植研究中心,是我國創辦較早的高水平種植中心。中心工作人員經歷長時間艱苦的努力,接受了多次國際水平的培訓。使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Banemark系統種植體,使中心的水平始終保持在與國際先進的機構同步發展的水平。
最好的材料和培訓及中心工作人員忘我的努力,創造出領導潮流的新理論、新概念,同時中心在人體多方面的種植發展,將使其成為亞洲最有實力的綜合種植中心。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成立于1979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指導基層于一體的內分泌代謝病???,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山東省內分泌界居領先和龍頭地位,對全省內分泌專業的發展和學科建設發揮著帶頭和指導作用。2010年成立省立醫院東院內分泌病房,使全科床位總數達到76張,醫療人員總數72人,進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服務能力。學科目前是國家重點??疲ㄐl生部),山東省首批“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崗位設崗單位;山東省臨床醫學中心;山東省唯一的雙重點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內分泌、糖尿病重點???;是山東省重點項目發展專項基金資助單位;山東省臨床醫學研究院內分泌代謝研究所,山東省內分泌代謝質量控制中心;山東大學“985工程”重點學科;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山東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博士后流動站,擁有雙博士點,即內分泌與代謝病博士點、中西醫結合內分泌與代謝病博士點;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專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國家級內分泌代謝病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全科共有醫療人員72人,其中醫生28人,護理人員44人。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14人。研究生學歷27人,其中博士18人,碩士9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8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5人。
特色診療技術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率先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免疫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保護胰島功能,能有效減緩糖尿病的進程。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胰島素泵治療技術和動態血糖檢測系統相結合療法,對頑固性高血糖和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治療。建立了糖尿病網絡化管理系統,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檢測、隨訪;對疑難危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診治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2005年,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國第二家)糖尿病足診治中心,建立糖尿病足工作室,配備了轉換封閉負壓引流系統、糖尿病足足底壓力分析系統、超聲清創刀、血管多普勒檢查儀、神經病變診斷儀、專業換藥椅等先進設備。能獨立完成國內一流的下肢血管介入治療術和國際先進的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學科率先開展介入治療糖尿病足的工作,并在省內首次成功實施了膝下長段血管病變一次成形術,為糖尿病足治療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受到省內外多家媒體的廣泛報道與贊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2007年,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率先在省內開設糖尿病??谱o理診,專職為門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與技能指導,并建立患者就診檔案,對其進行長期指導。成立糖尿病俱樂部,每月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連續七年舉辦糖尿病大型義診活動,受益人群達14000多人,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甲狀腺疾病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利用甲狀腺吸碘率測定、甲亢131I治療、甲狀腺穿刺活檢,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腫,甲亢突眼的激素沖擊治療等多種技術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性心臟病、單純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腫瘤等進行診治。近年來,完成甲亢131I治療累計近兩千余例,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90%以上;甲狀腺穿刺活檢945例;甲亢突眼的激素沖擊治療193例,有效率90%。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能夠熟練運用常規藥物治療下肢動脈病變缺血,對相關病種如缺血性糖尿病足,糖尿病間歇性跛行、糖尿病急性下肢動脈缺血、糖尿病缺血性下肢靜息痛等進行診治。近3年完成共1213例下肢動脈病變的診治,其中急重病例310例,完成介入手術173例,手術成功率85%,有效率95%,臨床綜合治療有效率95%。有效緩解疼痛、跛行等缺血癥狀,促進缺血性糖尿病足傷口愈合,起到保肢或降低截至平面的作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帶頭成立了山東省骨質疏松和骨礦鹽學會,在省內最早開展了骨質疏松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原發及各種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均有深入的研究。學科采用的雙能X線骨密度儀和敏感的骨代謝指標聯合測定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早期診斷;同時采用規范的藥物治療結合低頻脈沖磁場等物理療法對骨質疏松患者進行科學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疾病進程,防止骨折等并發癥發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近3年完成共907例鈣磷代謝病的診治,其中急重病例55例,臨床綜合治療有效率91%。有效糾正患者鈣磷代謝紊亂,緩解患者疼痛、乏力癥狀,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特色醫療技術推介
預防2型糖尿病——國際領先
當前高脂飲食和過量飲酒,是導致2型糖尿病高發的重要危險因素。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在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游離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發生機制中的作用及臨床干預”研究基礎上,針對門診及健康查體人群中,高甘油三酯患者、脂肪肝患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空腹血糖受損及糖耐量異常病人等糖尿病前期人群實施干預治療。對上述人群實施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近3年共干預399例相關病例,糾正血脂異常、逆轉減輕病人脂肪肝,減少或延緩2型糖尿病的發病,在干預游離脂肪酸、乙醇致2型糖尿病發生方面,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提高了糖尿病防治水平。
磁共振水脂分離技術——國際最早
胰腺脂肪沉積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B細胞損傷的交匯點,但鑒于胰腺的位置和組織特點,其脂肪含量難以準確評估,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展,水脂分離技術目前被認為可有效反映內臟器官脂肪含量。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據此從臨床上對人內臟(胰腺和肝臟)脂肪含量進行評估。對正常超重及肥胖的非糖尿病人群進行胰腺脂肪含量評估。已成功實施65例病例胰腺脂肪評估,成功建立磁共振水脂分離技術下胰腺及肝臟脂肪沉積評估模型及技術指標,初步探討水脂分離技術下,脂肪肝和脂肪胰的評價標準。
膝下動脈腔內成形術——國內領先
肢端血運障礙是缺血性糖尿病足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恢復肢端供血是治療糖尿病足的重要環節,但糖尿病膝下動脈病變多為長段多階段病變。而在超長微球囊技術成熟后,使得膝下動脈病變前內成形術成為可能。學科率先在省內利用介入治療糖尿病嚴重下肢動脈病變所致缺血性糖尿病足,間歇性跛行,靜息痛、長期不愈的足與下肢潰瘍。2006年,與國外專家聯合完成省內首例膝下動脈成形術手術后,并成熟建立手術規范和流程,2008年-2010年實施133例膝下動脈病變腔內成形術治療缺血性糖尿病足,手術成功率80%,有效率90%,促進了傷口愈合,疼痛的解除和保肢、降低截肢平面的作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治療糖尿病“3C”——國內領先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在國內率先采用“3C”療法對住院血糖控制不佳、波動較大或伴酮癥酸中毒病人進行治療。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可以將任何病人日常生活中三天的血糖值連續地記錄下來,并下載到計算機中,作出血糖圖,由專家進行分析和診斷。胰島素泵治療,通過持續輸注胰島素,同時,在進餐前再釋放一個大劑量的胰島素,最大程度地模仿人體胰腺的工作方式,是目前注射方法無法比擬的。結合先進的Carelink軟件系統將兩者聯合起來應用有穩定降糖、低血糖發生率低、血糖波動小的特點。近年來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共對數十例糖尿病病人實施“3C”療法在較短的時間里,有效地延緩或阻止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提高了糖尿病治療水平。
GnRH脈沖泵治療——國內領先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科在國內率先應用GnRH脈沖泵治療特發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癥。下丘腦或垂體病變導致GnRH或FSH/LH 生成和分泌減少,生殖系統始終停留在青春期前的狀態。GnRH脈沖輸注符合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生理調節機能,是該病最理想的治療方法。脈沖式GnRH治療能定時定量地將外源性GnRH類似物脈沖式輸入人體內,被成為“人工下丘腦”。該科近來使用該項技術治療IHH 8人(男性),按人體需要設置脈沖式注射, 6名患者經治療后癥狀均明顯改善,預測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睪丸體積增大,患者有可能改善生育功能。GnRH泵治療為低促性性腺功能減退的治療提供了更為便捷及有效的方法。
負壓封閉引流系統——國內領先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異常代謝,從而導致足部變形、皮膚營養障礙、潰瘍形成和肢端壞疽。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具有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及促進肉芽組織生成等特點,由于其相對于傳統換藥,減少了換藥次數,加快了愈合速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等優勢,應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VSD是目前治療嚴重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近年來,該科應用封閉負壓引流系統治療嚴重糖尿病足110余例,有效促進糖尿病足創面的愈合,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幾年來科室每年診治??浦饕》N100余種,日均專業門診數量330余人,平均每年出院人數約1800人。內分泌代謝科不但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肥胖癥、骨質疏松癥等內分泌常見病方面,已形成先進、科學的診療體系,居國內先進水平。對Kallmann綜合征、假性甲旁減、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征、發鼻指綜合征、17-α羥化酶缺乏癥、11-β羥化酶缺乏癥、MEN-1、高鈣危象、垂體危象疑難危重內分泌代謝疾病能夠進行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被評為山東省衛生系統“兩好一滿意”示范集體,多次獲山東省立醫院綜合目標管理一等獎、二等獎、醫保住院管理先進獎、醫院年度重大搶救獎及醫院優秀病歷獎。
學術交流
學科十分重視與國內、外醫療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多個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近五年來,共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名專家學者來該科訪問交流.與多個國家的著名研究機構如美國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兒童醫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美國CWRU大學糖尿病中心、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等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渠道.聘請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兒童醫院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Jonathan David Katz教授和Bo Wang教授、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Hsia—Mei wiedmeyer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內分泌科主任KO Lee教授為該科客座教授.該科也不斷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出國進行考察、講學、攻讀學位、合作科研與專業培訓.歷年來出國交流或參加各種國際專業會議100余人次,遍及美、英、法、德、丹麥、加拿大、荷蘭、希臘、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在國內與上海瑞金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中心、內分泌代謝科、上海內分泌研究所保持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定期派研究生前去進行科學研究.
教學工作:山東大學 “985”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山東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圓滿完成山東大學研究生培養,本科教學及實習見習等教學任務。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一次,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一次。近年來多次獲山東省立醫院教學管理先進集體獎和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立項獎,指導的研究生多次獲山東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和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及山東大學優秀研究生論文、優秀研究生。
科研工作:承擔各級各類重點項目、重點課題119項,其中主持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39項,參與國家“863”、 “973”計劃4項.獲各類科研成果獎58項,其中作為首位研究人員,其科研成果 “游離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發生機制中的作用及臨床干預”獲得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山東省醫學科技獎6項.共在國家級和國外專業雜志發表論文374篇,有79篇被SCI收錄.每年有多篇論文參與美國ADA與歐洲EASD交流.出版醫學專著45部,主編11部,副主編15部,編委16部,指南3部。
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原屬于胸外科,由國內外著名的心胸外科專家蘇應衡教授于上世紀50年代初創建,1988年成為獨立的心臟大血管外科,在蘇應衡、郭蘭敏等老一輩專家學者的辛勤努力和悉心的指導下,不斷發展壯大,是國務院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國家首批??漆t師培訓基地。1997年與心血管內科、小兒心血管科聯合成立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被確定為山東省衛生系統首批重點學科。2011年心臟大血管外科成為省內第一個心臟大血管外科領域的國家臨床重點???,心臟大血管外科實驗室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是省內最大的心臟大血管外科中心,年門診量超過10000人次,患者診斷符合率超過99.7%,病人滿意度超過96%。目前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年手術量2000余臺,省內第一,全國十五強。其中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近500例,瓣膜性心臟病450余例,大血管手術50余例,先天性心臟病1000余例,手術量及手術難度均據山東省首位,2013年死亡率僅1.2%。
心臟大血管外科是省內的傳統優勢學科,無論是理論、技術還是創新水平均處于省內領先水平。1950年代在省內率先開展心臟閉式手術(心包剝脫術、閉式二尖瓣交界分離術等);1960年成功施行該省首例先天性肺動脈瓣切開術;1962年成功施行省內首例體外循環下房間隔缺損修補術;1963年成功施行首例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冠狀動脈搭橋術、應用Bentall手術治療馬凡氏綜合征、應用血管覆膜支架介入治療主動脈瘤及夾層分離、迷宮手術治療房顫等都是在這里率先開展。2005年,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學術帶頭人鄒承偉教授還成功為同一病人連續兩次心臟移植,為國內第一例,世界罕見。
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擁有一支人才梯隊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的專業團隊。學科共有醫生26名,護理人員87名。其中教授及主任醫師6人,副教授及副主任醫師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5人,60%以上的醫師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
科室配備普通床位87張,監護床位22張,擁有一流的層流凈化手術室和監護室,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如:主動脈內氣囊反搏泵、超聲多普勒冠脈血流測量儀、美國寶石牌血氣及電解質分析儀、三維心臟B超、多功能呼吸機、監護儀(Philips)、防褥瘡床墊和多功能濕霧化器等除顫器(Philips雙相)、心電圖機、升降溫機等,為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剖覔碛邢冗M的體外循環裝置,包括德國Stokert人工心肺機、Jostra離心泵、體外膜肺氧合裝置,為心臟大血管外科開展復雜的先進手術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特色醫療技術推介
大血管外科手術——國內領先
大血管外科手術為該科的手術強項。該科于1986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應用Bentall手術治療馬凡氏綜合征。1990年又創造了體外循環下下腔靜脈成形術治療布-加綜合征。近年來為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施行主動脈置換、半弓置換以及支架象鼻手術,成功率在95%以上,由于采取了順行、逆行灌注以及深低溫停循環等腦保護技術,使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心臟大血管外科還在省內率先開展了應用血管覆膜支架介入治療主動脈瘤及夾層分離,成功率達100%。
冠心病的外科治療——國內領先
該科1984年施行了我國首例乳內動脈-冠狀動脈搭橋術?,F每年獨立施行冠狀動脈搭橋術近500例,能常規開展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搭橋、全動脈化搭橋術以及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或冠心病并發癥(室間隔穿孔、室壁瘤)的外科治療。冠脈搭橋術手術死亡率降至1%以下,居國內領先水平。
經胸微創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國內領先
微創手術的范圍涉及到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置換術后瓣周漏、冠狀動脈瘺、肺動脈閉鎖等。手術患者涵蓋北京、廣州、河南、甘肅、河北等地,擴大了該院微創心外科領域在全國的學術地位。該技術不進入胸膜腔,勿需體外循環。與純手術相比,這種治療切口小,美觀,創傷小,恢復快。與介入法相比,這種不接觸X線和造影劑;不受年齡限制;可塑探條輸送系統可控性強,手感、位置感好,超聲顯影清楚,更能彰顯外科醫生對室缺解剖位置熟悉的優勢,通過缺損過程更容易;不使用導引鋼絲,不用建立動、靜脈軌道,不易損傷心室壁和瓣膜,不易發生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安全性更高;醫療費用較低。
房顫射頻消融手術——國內領先
對于合并房顫且符合射頻消融指征的患者,在體外循環手術中同期行射頻消融手術,安全,能夠取得與傳統外科切割——縫合手術相同的效果 ,但是不需要心房切口 ,并可在心臟跳動下進行,是手術的有益補充??捎行Ц纳苹颊呱钯|量,減少術后并發癥,更好的維持心功能。
外科射頻消融術相對于傳統迷宮手術創傷小,操作簡單,阻斷時間和體外循環時間短,燒灼的部位、深淺及路線較好控制不容易引起心臟破裂和出血,減少手術的并發癥和死亡率。相對于導管射頻消融術適應證廣泛,手術價格相對低廉,同時患者不需要暴露于X線,消融徑線確切,因此手術成功率高,不易復發,單次消融即可達到滿意療效。
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國內領先
嬰幼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畸形多變,血流動力學各異,因此手術較為復雜,對于手術者技術要求較高,此類手術技術已日趨成熟。近幾年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重點從法洛氏四聯癥轉向更為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一些較為復雜的術式如全腔靜脈-肺動脈連接術、Switch、Double Switch、NiKaidoh等手術也已經較多的開展。在手術治療方式選擇方面,他們在保證血流動力學平穩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年齡、畸形特點等,個性化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強調手術的適用證及畸形的滿意矯治,提高了手術治療效果,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該科設有獨立的監護室,醫護人員對于嬰幼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監護、管理具有獨到之處。
瓣膜病外科治療——國內領先
心臟大血管外科于1950年代在省內率先開展閉式二尖瓣交界分離術,1970年代在省內率先開展心臟瓣膜置換術,2009年應用改良的雙孔二尖瓣成形術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取得成功?,F每年完成瓣膜手術450余例,能常規開展二尖瓣、主動脈瓣及三尖瓣瓣膜置換手術,在瓣膜成形手術、微創瓣膜外科手術、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手術以及重癥瓣膜病治療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瓣膜病手術死亡率1%左右,居國內領先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皮膚科建科于1925年的日本“同仁會濟南醫院”,當時稱為“皮膚泌尿器科”。1948年建立病房。
皮膚科歷經90年,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發展成擁有在職醫師19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5人,學士4人;技師4人;護士11人。病床22張。集醫、教、研、預、保、康于一體的全能科室。門診量由改革開放初期的3-4萬人次/年增至13-14萬人次/年。組織病理由400余份/年增至近2000份/年。真菌鏡檢及培養由4000余人次/年增至12000人次/年。住院病人由200余人次/年增至700多人次/年。
悠久的科室歷史和豐富的病房管理經驗,確定了該科對危重疑難皮膚病具有豐富的、成功有效的治療經驗。在該省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2013年被評為省臨床重點???。
教學: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皮膚科一直承擔著山東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授課、見習、實習等一系列教學工作。1979年,被授予山東醫學院皮膚科學唯一的碩士生培養站,并延續至今。2012年被授予山東大學博士生培養站。至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3人。培養進修醫師近千人,輻射全省各地及廣西、新疆。目前是山東大學博士、碩士授予點;國家皮膚科??漆t生培養基地。
已取得的成果:
1978年,郭子英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流行病學與臨床分析”,獲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獎。
1982年,戴文麗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的綜合研究工作”,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及山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6年,戴文麗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系統的治療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萬俊增教授“著色真菌的實驗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萬俊增教授“外源性著色真菌的調查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張莉教授 “播散性淺表汗孔角化癥的基因定位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山東省醫學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
目前該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1.遺傳性皮膚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功能研究及產前篩查;
2.著色芽生菌病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的研究;
3.自身免疫性大皰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治;
4.惡性黑素瘤的生物學行為及治療;
5.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的探討。
近五年內科室承擔的課題共1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 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3項;山東省自然基金2項;山東省醫藥衛生發展計劃3項 。近年來,共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錄的論文12篇。共主編著作12部,參編數十部。
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成立于1960年,是山東省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之一,在王學慶、任文德、宋玉暄、曲元明等老前輩的帶領下,經過50余年的發展,逐步確立了在山東省神經外科界的龍頭地位。當前學科設有五個完整建制的病區和山東省神經科學研究所,下設六個亞專業,開放床位162 張,年住院病人4000 余人次,手術3000余臺,在學科帶頭人龐琦教授的帶領下,已經形成一支醫德醫風優良、梯隊結構合理、專業組成全面、業務水平高超、團結協作、自主創新能力強的醫療團隊,科室目是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單位、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崗位、山東省重點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大學神經外科學碩士與博士授予單位、博士后流動站。
技術隊伍
科室在職醫師38名,是一支既有經驗豐富的耄耋耆宿、又有年富力強的中年學者和勇于開拓的青年才俊的年齡構成合理的專業團隊。38名醫師中,主任醫師12人、副主任醫師12人、主治醫師11人,住院醫師3人;學歷構成有博士后4人、博士27人、碩士8人、本科學歷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導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學會任職方面,擔任國家級學會常務委員1人、委員2人,省級醫師協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省級醫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4人、委員12人。
臨床工作
該科作為省內最早開設亞專業的神經外科中心之一,全面建設顱腦腫瘤組、腦血管病組、脊柱脊髓疾病組、立體定向放療與功能神經外科組、顱腦外傷組等 5個專業治療組,各組間分工明確,密切配合,使臨床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各專業組之間人員和床位相對獨立,組長為科內的學術骨干,通過每天的手術預案報告、每周的手術回顧,進行亞專業之間的學術探討,科內成立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監控醫療質量、引導專業發展方向,促進優勢專業,提攜弱勢專業。2013年獲得國家重點臨床??瀑Y助500萬元,醫院也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為該科室臨床水平進一步提高創造了機遇。
科研及國際交流合作
該科室近年來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課題,其中包括863計劃、國家211工程、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國家985規劃二期項目、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高層次科研立項??剖页蓡T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 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4項,山東省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1項。近五年發表SCI論文80余篇??剖夷壳芭c美國 Johns Hopkins 大學醫學院、Beckman 研究中心、Kentucky 大學 Udall 帕金森研究中心、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醫學院、丹麥 Arhus 大學醫學院均與該學科有合作課題或長期的合作計劃。
人才培養
該科室作為山東大學的博士、碩士授予單位,現已培養博士后2名,博士生30余名,碩士生100余名,每年招收博士3-5名,碩士5-7名。神經外科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和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學生的授課及帶教工作。共開設臨床中樞神經解剖學、顱腦應用解剖學、臨床中樞神經斷層解剖學、神經外科學、21世紀神經外科學發展、神經外科前沿講座等多門相關學科,共開設160課時,年帶教學生200名。
設備保障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施先進,設備齊全,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長程視頻腦電監護儀、手術顯微鏡、腦室內窺鏡系統、全腦血管造影系統、神經導航系統、超聲吸引器、激光刀、γ刀系統、手術室移動CT、氣動和電動開顱動力系統等,并利用省立醫院擁有的3臺3.0T MRI、10臺CT、3臺開
山東省立醫院呼吸內科(現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62年,在國內綜合性醫院中較早獨立設科,是山東省首批醫藥衛生重點學科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山東省呼吸領域唯一的重點學科。1996年成為山東省首批醫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00年成為山東省首批呼吸系統疾病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研究生培養點。
輝煌歷史
山東省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專業學科,我國呼吸專業的知名老前輩陶仲為教授、李襄五教授、薛立福教授、雷茂祿教授、辛洪濤教授等都曾經甚至有的仍在這里執教和工作。他們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創業和努力,為科室樹立了良好的聲譽,使科室成為山東省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的龍頭單位,開創了省內、乃至全國業界的多項第一。山東省立醫院呼吸科于1965年開展硬支氣管鏡檢查術,1970年購置血氣分析儀,1985年開展內科胸腔鏡術,1989年申請建立博士點,1990年購置900E呼吸機,始終走在全國呼吸專業的前沿。1980年,陶仲為教授編纂了國內第一部呼吸系統疾病的系統著作—《呼吸系統疾病》(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因在呼吸專業的突出成績、貢獻,該院終身教授陶仲為教授再獲殊榮,于2013年7月獲“中國呼吸醫師終身成就獎”。經過老前輩們多年的辛勤勞動和精心傳承與培養,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目前已經茁壯成長壯大起來。
學科團隊
目前已形成一支醫德醫風優良,人才梯隊和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勇于拼搏、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學科團隊,共有醫護人員67人。其中醫療20人,技師2人,護理45人;博士12人,碩士10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6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常委1人、委員2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3人。
醫生團隊中主任醫師/教授4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7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5人;研究生學歷19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7人。
護理團隊中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7人,護師及護士36人。其中碩士3人。
臨床工作
科室緊抓臨床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能夠對絕大多數疑難危重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各級醫師全面掌握相應的技術。
目前科室開放床位83張,年床位使用率一直超過100%,平均住院天數哮喘門診、COPD防治門診、間質性疾病門診、戒煙門診等??剖蚁略O10個臨床亞方向:肺部感染、肺部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鏡和介入治療、肺間質疾病、肺血管疾病、睡眠監測與治療、呼吸重癥疾病、胸膜疾病,全面覆蓋呼吸系統疾病的各項領域??剖以诜尾扛腥?、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呼吸重癥、胸膜疾病等方面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接診全國各地區疑難、危重患者,獲得廣泛贊譽。
科室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全國率先開展內科胸腔鏡術,并毫無保留的對年輕醫生傳、幫、帶。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他們已完成2000余例胸腔鏡檢查和治療。在該領域,他們的全國領先地位得到國內同行的廣泛認可。內科胸腔鏡術臨床應用及推廣的相關課題曾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發表SCI、中華系列相關論文20余篇。
自2001年開始,該科開始將經支氣管鏡肺門縱隔淋巴結針吸活檢術(TBNA)應用于臨床。2004年現任科主任姜淑娟教授赴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師從TBNA創始人Ko-pen Wang教授學習一年,回國后迅速將此項技術推廣并應用于臨床,為常規氣管鏡檢查不能確診的患者帶來福音,也為科室發展帶來新的“支點”。隨后科室進一步開展了經氣道超聲引導下TBNA技術(EBUS-TBNA)。目前,該科在該領域的技術水平處于省內第一、國內先進水平。姜淑娟主任每年在全國呼吸年會及其他省市的年會上多次就EBUS-TBNA等方面做專題報告,受到來自全國同行的廣泛好評,并吸引了眾多醫院的專家前來參觀、進修等。
針對大氣道狹窄的支架置入術、冷凍術、氬氣刀電切術、球囊擴張術等也是他們率先在省內開展并迅速擴大了影響和知名度。其中,記憶鎳鈦合金支架置入術治療大氣道狹窄曾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該科是山東省唯一掌握上述技術的單位。
教學工作
作為山東大學附屬教學醫院的重點科室,科室承擔留學生、研究生、本科生、進修醫生及實習醫生等多個層面的教學任務,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重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培訓,注重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剖易陨鲜兰o80年代起,科室承擔培養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科大學)內科學、臨床藥學等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科室上下對研究生嚴格要求、言傳身教,注重臨床教學與科研指導雙管齊下,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所培養的研究生多次獲山東大學優秀研究生班干部、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榮譽。
與此同時,科室作為呼吸系統疾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每年承擔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每年培訓學員200-300人,為更新專業知識、了解醫學前沿動態提供平臺。
科研工作
科室注重科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年該科在支氣管哮喘、COPD、肺癌、支氣管介入等方面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的成就在國內上處于領先地位,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獎勵、課題資助??剖业摹靶厍荤R清創術治療膿胸可行性研究”等研究先后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F承擔包括“人抗原R在哮喘狀態下氣道平滑肌中的作用及干預策略”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級項目11項??剖夜舶l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中華系列雜志20余篇,著作6部。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前身為同仁會濟南醫院眼科,成立于1915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近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眼科醫療、教學、科研和防盲治盲為一體的現代化眼科中心。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目前涵蓋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病、斜視與小兒眼病、眼底病、眼腫瘤、眼外傷、眼眶病、眼視光等專業,學科建設在全省居一流水平。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在省立醫院中心院區及東院區分別設有眼科門診及病房,收治來自全省各地及周邊省份的眼病患者。病房床位96張,年門診量8萬余人次,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手術4000余臺次,現有主任醫師18人,副主任醫師8人,主治醫師10人,住院醫師2人,專職特檢醫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2人,碩士學位者8人;擔任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8人;先后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學習和深造18人次。目前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21項,近五年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9篇,中華系列雜志27篇,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省醫學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副組長單位,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肌學組、青光眼學組、眼外傷學組、視光學學組組長單位。山東省防盲治盲辦公室、山東省白內障復明技術指導中心、山東省低視力康復技術指導中心、中華健康快車眼科顯微手術培訓中心設在眼科中心,負責該省防盲治盲規劃、防盲人力資源培養、白內障顯微手術及低視力康復培訓、指導等項工作。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綜合實力強大,名醫薈萃,以山東省立醫院大型公立綜合性醫院為依托,致力于眼科常見病及疑難危重眼病的診治、眼科技術人才培養、眼科學研究和防盲治盲工作。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服務為省內外廣大眼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山東省立醫院產科為省內該專業規模最大的學科之一,是衛生部批準的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單位,是目前省內唯一產科國家臨床重點??坪褪任ㄒ划a科學博士點。山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婦女保健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臨床工作承擔著濟南市部分孕產期保健服務、全省各級醫院轉入的疑難危重病人的搶救處理和對下級醫院進行工作指導及醫療會診的艱巨任務。目前開放床位107張,業務用房建筑面積4000 平方米?,F有科室人員71人:醫師31人,其中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9人;護理人員34人,其中中高級職稱29人;醫技專業人員 6人,高級職稱3人。醫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人、碩士15人、本科4人。
2013年山東省立醫院產科年門診量達12萬人次,分娩人數逾6000人/年,其中疑難急重癥占50%,住院患者搶救成功率達99.9%,無醫療事故和重大差錯發生。單病種診療質量居全國前列。學科注重普通產科、母體醫學和胎兒醫學等亞??浦攸c技術的發展。
現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多項,近5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培養產科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30余人,出版著作13部,獲實用新型專利6項。學科整體實力強,在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產科技術設備完善,具有四維彩色超聲診斷儀、胎兒鏡、中央胎心監護系統等先進設備及相關技術人員;附設產前診斷中心、胎兒監護室及孕婦學校。為廣大孕產婦提供溫馨、安全、舒適的孕產期服務。診療病種廣泛,擅長急危重孕產婦搶救、ICU孕產婦相關生命支持技術、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的診治、復發性流產診治、遺產咨詢及產前診斷、產前篩查、多種術式治療宮頸機能不全、多胎妊娠綜合管理和減胎術、流產和早產的保胎治療、絨毛羊水和胎兒血取材技術;國內率先開展超聲引導下胎盤植入病灶注射保守治療,省內率先開展B-lynch縫合和cho四邊形縫合止血、剖宮產同臺心外科手術, 2011年7月該院開展了全國首例射頻消融減胎術在復雜性多胎妊娠減胎的臨床應用。產科多項技術居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產科全體醫護人員敬業愛崗、團結向上、勤奮工作,不斷健全規章制度,科學管理,注重創新,在建設現代化高質量醫療??频牡缆飞喜粩嗲靶?。山東省立醫院產科曾獲山東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山東省三八紅旗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醫院管理先進集體、護理管理先進集體;數次獲醫院重大搶救獎、新技術獎。王謝桐教授獲山東省首屆醫藥衛生中青年重點科技人才、山東省優秀醫務工作者、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東省“十一五”衛生系統十大杰出人物、山東省立醫院兩好一滿意活動”十佳質量明星”:2011年度山東省“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榮譽稱號;左常婷教授獲山東省巾幗建功崗位明星,科室多人受到省衛生廳和醫院表彰。山東省省立醫院產科,以特色的診療技術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
山東省立醫院推拿科是目前山東省省級大型綜合性醫院中惟一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中醫推拿專業科室,也是山東省立醫院特色??浦?。推拿科始建于1976年,創建之初只有兩名醫師、一間診室和簡單的設備。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科內現有專業醫務人員13人,護理人員9人,頸腰椎牽引設備15臺,配有專業推拿病房,設有18張床位。年門診量達7000余人次,并配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專病病房,業務范圍涵蓋內外婦兒多個學科,尤以各類軟組織損傷、脊柱及骨關節病變的手法整復治療為主,并積極開展兒科、婦科推拿的臨床研究,在小兒推拿、婦科如急性乳腺炎等多類疾病的治療方面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由張安主任主持的“動態瞬間拉壓整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一題,2001年9月經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2002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全科成員專著、主編或參編專業書籍20余部,先后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個人發明專利9項,在研課題1項。
近年來,他們還承擔各地進修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及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針推學術、泰安衛校等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實習帶教工作,為社會輸注了一大批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是山東省綜合治療腫瘤的專業科室,集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于一體,既是山東大學臨床腫瘤學的教學點,和山東大學碩士和博士點。下設腫瘤放療、腫瘤化療、腫瘤熱療及腫瘤微創等分病區?,F有職工近200名,開設床位300余張,年收入達1.7億元,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教授、主任醫師16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8名,另有60余名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并學有專長。他們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治療經驗,較強的科研實力,多年來一直分別擔任著國內和省內各種專業學術團體的不同職務。先后開展了多項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的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并依托山東省立醫院先進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綜合技術實力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通過網絡信息、文獻、會議等交流方式,及時掌握國內外常見腫瘤的研究動態,并不斷將國內外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治療技術應用于臨床醫療工作中,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條件,在取得顯著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處于省內領先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安裝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Varian Trilogy醫用直線加速器和德國西門子的Primus-H醫用直線加速器、荷蘭Nucletron生產的全數字化醫用模擬定位機以及治療劑量驗證系統,飛利浦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和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并與該院PET-CT室、MRI室、CT室、B超室和檢驗科、病理科及核醫學科等通力合作,對常見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在常見腫瘤臨床規范化綜合治療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主導作用。該治療中心主要研究各種常見腫瘤包括某些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以及與此相關的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技術學、細胞增殖動力學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近年來又先后開展了腫瘤介入治療、肝癌動靜脈雙路化療、射頻治療和生物及免疫治療等臨床治療新技術,其中立體定向放射外科(X-刀)、三維適形照射(CRT)以及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治療新技術是近年來該中心開展的腫瘤醫學領域內世界性前沿課題,上述工作的開展標志著山東省立醫院在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臨床科研情況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成立17年來,在該省一直積極推動γ-刀、X-刀、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圖像引導三維適形照射和調強放射治療、頭頸部腫瘤半束照射、偏中心旋轉照射、CT和MRI模擬定位等多項現代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工作的開展,并已使得數千例病灶位于手術禁區的腫瘤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通過對中段食管癌放療中照射位置準確性的初步研究,改變了國內外放射治療界對食管癌放射治療一次方案定終身的傳統觀念。通過鼻咽癌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對其預后影響的研究,改變了腫瘤臨床醫學界以往多年來對鼻咽癌患者從其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的不合理做法。通過對男性乳腺癌發病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男性乳腺癌發病的Mabuchi模式,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對Sinclair提出的放射生物效應線性二次模式的臨床演變及其生物學意義的系統歸納,得到了Thames和Flower等國際知名教授的高度贊賞。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對何杰金氏病放療技術進行了大膽合理的簡化和改進,為廣大基層醫療單位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開展此項治療技術奠定了基礎。在條形野照射技術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血府逐瘀湯治療原發性肝癌,使其五年生存率提高16.6%。選用馬藺子素對食管癌在常規放療條件下進行增敏研究,獲得了73.3%的近期療效。通過對復春片合并放射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研究,發現個別種類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增加腫瘤細胞發生遠處轉移的可能性,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對中耳鱗癌和食管小細胞未分化癌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此類病人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法提供了臨床理論依據。采用中藥提取物鶴草酚對肺腺癌放射增敏的臨床研究,為從中藥領域尋找腫瘤放射增敏劑獨辟新徑。單純腫塊切除合并放射治療乳腺癌技術工作的開展,對腫瘤病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治療。通過對食管放射性損傷大宗文獻的綜合分析,在國內外首次對放射性食管損傷的分類和分級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
學術交流情況
近年來,該中心專家以訪問學者身份數次應邀到歐美等國家進行考察和講學。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中華系列雜志刊出約60余篇,有100余篇已被美國醫學權威雜志Medline所收錄并被其CD-ROM所珍藏,90余篇已被國內外出版的十余部大型醫學權威專著和數十種專業學術期刊所引用。承擔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9項,其中有4項獲省科委二等獎。主編《新編放射腫瘤學》、《常見腫瘤放射治療》、《放射腫瘤臨床手冊》和《腫瘤診療思路點撥》等醫學專著5部,參與《氣管外科學》、《實用臨床男科學》、《臨床腫瘤治療方案》、《PET/CT腫瘤學》、《臨床腫瘤學》和《常見腫瘤診療手冊》以及《腫瘤精確放射治療學》等醫學專著編寫8部。帶教全國各地進修學員50余名,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6名。在常見腫瘤放化療結合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擅長解決胸部惡性腫瘤的疑難診療問題,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和惡性淋巴瘤等治療方面具有他們自己的獨特見解。近年來,在國內積極倡導對常見腫瘤施行小手術大放療的綜合治療方法,為使腫瘤臨床診治微創規范化、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質量做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設備配置情況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現擁有兩臺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一臺為美國瓦里安公司生產的Trilogy,另一臺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Primus-H,兩臺醫用加速器均為全數字化控制,其中Primus-H帶有內置式電動MLC,并具有適形、調強和虛擬動態楔形板之功能,另外該機還配有射野驗證系統。模擬定位機為荷蘭核通公司生產的Simulix全數字化機;TPS系統為Nucletron公司生產的Polato設備和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以上設備均由Lantis局域網絡系統與該院影像中心連接,形成了各種影像全數字化傳輸,并實現了1:1的信息傳遞,有效的保證了影像傳遞質量和醫療資源的共享。物理室配置了荷蘭核通和飛利浦公司生產的一整套計劃系統,包括TPS、數字化儀、圖片掃描儀、彩色打印機、MapeCheck劑量儀、仿真體模等,為放射治療QA和QC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近兩年開展了在CT模擬機下引導的腫瘤穿刺活檢技術和腫瘤射頻消融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山東省立醫院婦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及山東省重點學科,是由我國著名婦產科專家蘇應寬教授等在建國初期創立的。1983年被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4月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獲得政府撥款500萬元配套資助。
目前婦科規模包括婦科腫瘤、普通婦科、婦科內分泌和計劃生育??苾葥碛欣现星嗳瞬盘蓐?,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7人。全科共有醫師33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13人,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9人,住院醫師6人。獲得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10人,學士學位4人。
該科在中心院區和東院區共設置4個病房,常規床位148張,年門診量平均20萬人次,完成年手術量超過3700臺次,年出院患者超過5000人次??苾扰溆懈鞣N診療專用設備及相關科室配套設施包括:腹腔鏡、宮腔鏡、陰道鏡、Leep術治療儀、TCT、HPV病毒及PCR檢測儀等。
特色醫療技術簡介
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國內最早/國內領先
山東省立醫院婦科開展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30多年,完成手術上千例??舍槍ο忍煨詿o陰道患者,取一段乙狀結腸,植入會陰人造穴內,形成人工陰道。該手術操作規范,成功率高,術后移位的乙狀結腸更類似于先天性陰道的生理反應、分泌情況及濕潤度,術后性生活滿意度高,酷似真正的陰道。目前,乙狀結腸代陰道術已成為先天性無陰道患者首選的經典手術方式。
腹主動脈下段暫時性阻斷術——國內最早/國內領先
絨癌,腹膜后腫瘤,宮頸高危妊娠,胎盤植入等可能出現盆腔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從而導致手術失敗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將腹主動脈下段暫時性阻斷術應用于婦科手術大出血的搶救或預防,是一項安全有效并在關鍵時刻可起決定性作用的特色技術。山東省立醫院婦科70年代在蘇應寬教授帶領下,在國內率先應用此技術,成功控制婦科手術大出血,共達40余例,均獲成功。
復雜生殖道瘺修補術——國內領先
生殖道瘺是指女性生殖道與泌尿系統或腸道之間形成的異常通道,包括尿瘺及糞瘺。生殖道瘺是婦科領域內的一種復雜疾病,由多種原因造成,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及心理負擔。
山東省立醫院婦科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全國最早開展復雜泌尿道生殖瘺修補術,五十多年來收治省內外患者三百余例,包括直腸陰道瘺、膀胱陰道瘺、膀胱宮頸瘺、尿道陰道瘺、尿道膀胱陰道瘺、輸尿管陰道瘺、膀胱宮頸陰道瘺、子宮陰道瘺等。
對生殖道瘺的修補可經陰道、腹部、腹陰道聯合等途徑進行,有些病例還同時施行多種術式,手術方式包括單純經陰道修補術、經陰道輔助球海綿體肌瓣修補術、輔助大、小陰唇移植術、尿道吻合術、人工尿道或尿道成型術、經陰腹聯合修補術、輸尿管膀胱移植術、膀胱造瘺、尿道延長等輔助手術,成功率高達100%。
低位小切口開腹手術——國內最早/國內領先
腹部小切口入路應用于婦科良性疾病手術治療。近10年來,學科溫澤清主任醫師等首創的小切口入路廣泛應用于來該院就診的婦科良性疾病患者的手術治療。此種方法具有微創、直觀、易掌握、術后并發癥少、恢復時間短等優點,深受廣大患者歡迎。
子宮頸浸潤癌、鱗癌、腺癌、透明細胞癌治療——國內領先
對臨床分期ⅠA1患者,經腹或經陰道行筋膜外子宮切除,宮動脈隧道部單獨處理,顯露主韌帶,確保宮頸筋膜外切除子宮;對臨床分期ⅠA2患者,經腹子宮次廣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掃。通過解剖直腸側窩、子宮-直腸間隙、膀胱側窩、膀胱-子宮間隙,確保切除各韌帶及陰道切除2-3cm。淋巴清掃自髂總動脈以下各級淋巴結系統切除,血管裸露;對臨床分期ⅠB—ⅡA患者,可經腹行子宮廣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掃。通過解剖直腸側窩、子宮-直腸間隙、膀胱側窩、膀胱-子宮間隙,確保切除各韌帶及陰道切除>3cm。淋巴清掃自髂總動脈以下各級淋巴結系統切除,血管裸露。術后視情況進行化療、放療。
顯微鏡下輸卵管吻合術——國內領先
婦科計劃生育組自80年代末期率先將顯微技術應用于輸卵管復通,開展了結扎以及粘堵術后的輸卵管顯微吻合術,獲得了省科委三等獎,經過20年的臨床實踐,技術日臻成熟,經隨訪所有經診治的患者,輸卵管復通率達100%,受孕率達90-95%,使廣大絕育后婦女獲得了再次生育的能力,同時大大降低了受孕的花費,受到全國各地婦女的好評。
開展新技術新業務
?、倌贻p惡性腫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治療。
?、谀贻p早期宮頸癌患者,施行經腹宮頸廣泛性切除術,保留生育和生理功能。
?、跿VT、TVTO及前盆腔補片修復術的應用研究。
?、荛_展諾舒阻抗法子宮內膜切除術的臨床應用研究,獲得滿意效果。
山東省立醫院手足外科成立于2002年,是山東省第一個手、足外傷與疾病??浦委熆祻椭行?。建科十余年,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現已發展成集醫療、康復、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顯微外科,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醫療設備和掌握世界先進技術的醫學專家。下設手外科與足外科四個病區、教研室、手足功能康復站、臨床解剖研究室、肢體血循環檢測室、低溫放醫學研究室、顯微技術培訓室、手足臨床解剖標本陳列室、中華手外科網編輯部等。目前編制床位140張,實際展開床位160張。
一流人才
全科有工作人員共85人,醫生26人,護士53人,康復治療師6名。博士生導師1人,博士后1人,博士12人,碩士12人;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33人,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全科人員不斷開拓創新,先后承擔省部級課題7項;獲國家專利20余項,主編及參編醫學專著20余部;主編的《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總主編的《鐘世鎮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WISTAR大鼠解剖圖譜》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評價;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該科主編的《手足外科臨床護理學》、《手足外科護理與康復》等書填補了手足外科臨床護理方面的空白。
自建科以來先后制定三次“五年規劃”,為科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制定嚴格的醫護人員培訓計劃,曾去美國、英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地區)參與交流學習,多次參加國際和地區會議,包括亞太地區手外科大會、美國手外科學年會、美國手外科協會年會,主持召開海峽兩岸顯微外科會議、山東手外科年會等會議,主講每年一屆的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高級研討班進行交流學習,為科室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先進技術
“做一臺手術,出一個精品”。在科主任的帶領下,手足外科在顯微外科解剖與臨床、手指全形再造、深低溫器官保存,數字化手功能評定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首創拇手指全形再造術,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及第2例深低溫保存斷指再植、世界最小嬰兒(5個月)斷指再植、世界最小嬰兒(10個月)雙斷腕再植、世界第17例及第23例十指離斷再植、世界第5例肩胛帶離斷再植,并在特殊部位再植如全頭皮撕脫、口唇、鼻部、陰莖等器官再植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年手術量近7000余臺,約占全院總手術量的1/6。
自2005年至今,每年舉辦一屆“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研修班”,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如中日友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等。2012年舉辦了“山東省首屆移植再植組織血循環觀察學習班”,參會過百人。
優質服務
秉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采取多渠道、多模式的服務措施,對患者實施院前、院中、院后全程連續的優質服務。在全國率先開展“醫患通”服務,通過短信溝通平臺真正為患者做到院前預約咨詢、院中交流宣教、院后提醒隨訪;根據患者疾病種類、需求等不同等,開通6個QQ群,便于醫患交流、護患溝通,加入QQ群可直接交流的患者多達1500余人;創辦全國最大的手足外科門戶網站“中華手外科網”,為醫生交流、患者尋醫問藥提供了平臺;在醫療行業率先開展“遠程多點視頻交班系統”,監管手術情況,保證手術質量,并將濟南市中醫院,菏澤博愛醫院納入視頻交班系統,通過此系統開展學術交流與學術推廣,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為患者提供整潔舒適的就醫環境,細致入微的護理服務。建立“患者檔案”,準確記錄每名患者出生日期、習俗等,為患者購買蛋糕、禮物,慶祝生日;“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等為患者贈送禮品,并與他們一起歡度春節;在科室放置愛心雨傘、針線收納盒、許愿樹,張貼天氣預報、濟南市地圖、乘車路線圖等,設置閱覽角,滿足患者需求促進康復。為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提供舒適護理,進行了多項創新:制作敞口式病員服,便于手足患者使用;設計移植再植組織血循環觀察記錄單,可直觀、連續、動態反映血循環狀況,及時發現血管危象;發明腹部帶蒂皮瓣上肢固定帶,防止皮瓣撕脫,患肢無下墜感,增加舒適度,佩戴方便;設計多角度照射旁照燈,做到多角度、多方向、安全有效照射;制作頭皮撕脫再植術后頭部支撐架,減輕術后體位不適。
高尚醫德
科室每天均有“免費門診”,便于需要多次復查而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就醫。在手足外科醫護人員帶頭感召下,部分患者共同參與,成立“手足情深,愛心基金”,幫助貧困但積極上進的手足患者。愛心基金資助廣西男孩雷路平再造手指,“愛心手術之旅”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共青團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罢垡淼男√焓埂碧K子軒的事跡被美國ABC等國外媒體報道,積極聯系成立專項愛心基金幫助其健康成長。
他們帶頭倡導鞭炮分級制度,聯合相關科室簽下聯名倡議書,希望將鞭炮造成的外傷降低到最低。
該科集體加入“青年文明號志愿者”“泉城義工”,深入社區、養老院進行義診活動,為殘疾人送溫暖,到小區滅蟲防害,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多次選派醫生下基層支醫,2012年9月外派主任醫師隨“青海醫療隊”前往青海地區進行醫療援助。
群眾滿意
在科主任的帶領下,他們的工作得到業內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欄目《造手記》對他們科全形再造術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共中央機關工委網站、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人民日報以:“要醫術,更要醫德”為題對他們進行報道。
科室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積極進取。2005年獲“省直機關青年文明號”,2007年獲“省級青年文明號”,2010年獲得“巾幗文明崗”稱號,2010年獲“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病房”,2011年獲“全省護理服務示范病房”,2012年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王增濤主任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標兵”、“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山東省十佳醫生”、“感動山東十大健康衛士”等稱號;2005年護士趙靜獲“山東省首屆衛生系統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2012年獲得“全國女職工崗位創新技能大賽山東省一等獎”,并多次被評為院級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共青團員等。
這是一支年輕而富有經驗的隊伍,這是一支開拓創新的隊伍,這是一支團結互助的隊伍。他們必將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三好一滿意”,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護理,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特色診療技術
各亞??频募夹g水平和服務能力說明(包括技術應用和疑難病種診治等)
手外科臨床解剖
結合臨床遇到的修復重建難題,從手外科臨床醫生的視角進行新鮮人體標本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從中總結新經驗,探尋臨床工作中難題的解決答案。目前已獲得40余萬張新鮮人體標本解剖圖片,主編出版了《手外科臨床解剖學圖鑒》、《鐘世鎮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以此為基礎提出對傳統皮瓣的新認識、新理論,不斷設計開發出非常規系列皮瓣(如各種皮支皮瓣、分裂皮瓣、串聯皮瓣、分葉皮瓣、不帶皮神經的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等等),并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提出“手指全形再造”的新概念。為臨床修復重建及再植再造工作開展及相關各種疑難病種的診治(復雜組織缺損的修復、復合組織瓣再植及游離移植、周圍神經損傷的顯微外科修復、重度肢體缺損的再造、先天畸形的矯正、肢體腫瘤保肢及保留功能手術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低溫醫學
結合手外科急診量多、患者傷情復雜(或合并其他重要系統器官損傷需首先搶救生命、或創面污染損壞嚴重、或因個人或其它原因拒絕行精細修復、或離斷組織無條件再植)等原因造成患肢無法行一期修復,積極探索復合組織及肢體的新的保存方式。在分別將深低溫(-196℃)保存81天、5天斷指再植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基礎與臨床研究(肢指體序列冷凍及復溫、灌注液配方選擇及改進、復合組織塊的冷凍保存方式等),低溫醫學的探索改變傳統的-4℃低溫保存的肢(指)體概念,打破肢(指)體離斷必需急診再植的現狀,使急診時限于條件不能即時再植的肢(指)體可以獲得較長期保存,待條件改善允許后進行再植,化急診手術為擇期,使病人與醫生均在更佳狀態下進行手術,作為手外傷急診救治不足后期修復重建的有益補充,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離斷肢(指)體,減少后期修復重建時再度自身體其它部位取材對患者造成的進一步損傷。自2010年進一步配備、更新深低溫實驗室軟硬件,開展大量皮膚、組織瓣等低溫保存后二期回植修復創面的臨床研究,為臨床患者帶來福音。
手指全形再造
游離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我國楊東岳教授世界首創,歷經半個世紀造福了千千萬萬的廣大病友,但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人們交流與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于長在手上的足趾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足趾限于長度難于再造出長手指,使外形也難以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修復要求。有鑒于此提出手指全形再造包括長手指及多指再造的新概念、新方法;在臨床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在外觀上使再造手指脫離了足趾的外形,更接近于正常的手指;在再造手指長度及數量上,通過再造,可保證IV度、V度長手指缺損再造成功及3-4指多指缺損全部再造出跟正常手指外觀相近的長手指;在手功能上,一期重建中強調對肌腱、骨關節及血管神經的嚴格選擇與結合生物力學參數進行個性化處理,術后輔以早期全程個性化功能鍛煉,力求再造后的手指不僅外形美觀,且功能上達到與健康手指的最大程度接近;在足部供區的修復上,首創一系列全新供區修復方式,注重足部供區外觀與功能的保存,力求保留更多的足趾數及達到更良好的外觀,可做到3-4指長手指缺損全形再造而每個足部至少保留四個足趾,達到手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近三年開展全形再造手術150例,再造后手指的外形及功能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給各種先天及后天因素造成復雜性肢體缺失的患者帶來光明的前景。
周圍神經傷病
周圍神經傷病為重點亞??品较?,擁有自己的電生理室及神經損傷康復治療室。??漆t生中有華山醫院手外科培養博士2名、碩士一名,其中一人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周圍神經外科學組委員,在手麻及肌萎縮、臂叢神經損傷、周圍神經腫瘤及創傷等周圍神經傷病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開展臂叢神經多組神經移位、椎體前路健側頸7移位、各種神經卡壓松解、正中神經返支的精確修復及周圍神經損傷晚期各種功能重建等治療。
手部創傷顯微修復
以手外科臨床解剖研究及低溫醫學研究為基礎,在對骨關節、血管神經及復合組織瓣切取及轉移的全新理念指導下,不斷改良傳統顯微修復方式,設計開發出一系列非常規系列皮瓣(如各種皮支皮瓣、分裂皮瓣、串聯皮瓣、分葉皮瓣、不帶皮神經的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等等),用于修復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復雜創面,并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開發出“手指全形再造”的新概念。結合扎實雄厚的顯微外科技術實力,每年開展上千例再植及游離組織移植手術,包括多平面多節段的復雜離斷再植、大肢體(上肢、肩胛帶)以及大面積脫套傷及旋轉撕脫傷的游離組織移植修復。在斷耳、斷鼻、斷唇、頭皮撕脫及陰莖睪丸離斷再植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近兩年來顯微修復經驗總結在國際整形修復重建領域雜志及國際手外科會議上相繼報道,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先天畸形
在大量手外科臨床解剖工作的基礎上,以全新的顯微外科和臨床解剖學理念為指導,開展各種上肢常見先天畸形及疑難性復雜性畸形的特色矯治。采用各種新型游離小皮瓣、組織瓣、特色性手指全形再造術等進行畸形矯正后創面覆蓋和功能重建,力求矯形徹底,外形與功能并重。
骨關節
針對手指關節毀損病例,重點關注于關節血供的顯微外科解剖,在此基礎上設計、開展各種形式的關節游離移植;同時借助新鮮尸體標本進行拇指第一腕掌關節的功能解剖,進行給關節的生物力學研究,并進一步擴展到對全手的功能評定研究。
學術會議、對外交流、公益活動
王增濤主任自建科以來先后制定了三次“五年規劃”,為科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制定嚴格的醫護人員培訓計劃,曾去美國、英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地區)參與交流學習,多次參加國際和地區會議,包括亞太地區手外科大會、美國手外科學年會、美國手外科協會年會、主持召開海峽兩岸顯微外科會議、山東手外科年會等會議,主講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高級研討班進行交流學習,為科室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室每天均有“免費門診”,便于需要多次復查而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就醫。在手足外科醫護人員帶頭感召下,部分患者共同參與,成立“手足情深,愛心基金”,幫助貧困但積極上進的手足患者。愛心基金資助廣西男孩雷路平再造手指,“愛心手術之旅”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共青團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罢垡淼男√焓埂碧K子軒的事跡被美國ABC等國外媒體報道,成立專項愛心基金幫助其健康成長。
他們帶頭倡導鞭炮分級制度,聯合相關科室簽下聯名倡議書,希望將鞭炮造成的外傷降低到最低。
該科集體加入“青年文明號志愿者”“泉城義工”,深入社區、養老院進行義診活動,為殘疾人送溫暖,到小區滅蟲防害,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多次選派醫生下基層支醫,2012年9月外派劉志波主任醫師隨“青海醫療隊”前往青海地區進行醫療援助。
山東省立醫院腎臟內科創建于1986年,老一輩腎臟科專家的不斷努力耕耘,為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山東省立醫院腎內科為中華醫學會常委單位、山東省醫學會主委單位、衛計委腹膜透析培訓中心、山東省血液透析質控中心和山東省重點醫藥衛生實驗室,現已成為山東省腎臟疾病臨床、血液凈化、科研、教學、培訓中心,醫療科研水平在山東省腎病學領域居領先地位,為全省腎臟病專業的發展和學科建設發揮著帶頭和指導作用。
科室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加強人才培養,形成自己的醫療特色和一支技術過硬的人才梯隊、專業結構合理、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學科團隊??剖椰F有醫師20名,其中主任醫師/教授5名,副主任醫師5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博士導師1人,碩士導師4 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1人,省級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 人。
多年來科室緊抓臨床醫療工作,不斷進取,緊跟醫學前沿,不斷更新知識,對于各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系統性疾病導致的腎小球和腎小管損傷 尿路感染性疾病,各種原因導致的急 慢性腎小管和間質損傷,各種原因導致的急 慢性腎衰竭等已形成先進科學的診斷治療體系,居國內領先水平,并且承擔全省疑難危重病例的會診工作,收治的病人中50%以上是來自全省各地的疑難危重病例??剖颐磕昴I穿刺活檢400余例次,使腎臟病診斷正確率和治療水平大大提高,為個體化綜合治療奠定了基礎。被評為全省衛生系統“兩好一滿意”示范集體,近三年獲山東省立院綜合目標管理一等獎2 次,山東省立醫院優秀病歷獎 2次,學科帶頭人王榮教授多次被評為山東省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立醫院十佳職工和先進個人,2007年被山東省衛生廳評為山東省優秀醫務工作者,并記三等功,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醫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醫學領軍人才、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立醫院先進個人及先進工作者。
作為山東大學附屬教學醫院,承擔山東大學研究生培養、本科教學及實習見習等教學任務,并先后培養了40余名研究生。多次組織承辦國家及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面向臨床應用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介紹腎臟病與血液凈化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提高腎臟病血液凈化專業理論及技術水平,規范血液凈化從業人員醫療行為,提高專業人員技術水平及質量管理意識,促進山東省腎臟病、血液凈化工作水平的提高,并逐步實現規范化和標準化。已為全省各地腎臟病專業培養了專業醫生數百人,定期舉辦國家級及省級繼續教育項目??蒲泄ぷ鞣€步推進,學科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
近年來團隊致力于慢性腎臟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相關研究已獲得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資助,并在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編著作5部?!秲瓤萍八幬镏委煂W》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及成果推廣應用獎,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科室與國際同行廣泛的學術聯系,掌握國際最新學術動態,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并進行學術交流。
山東省立醫院中醫科創建于1958年,是國內較早設立中醫專業的綜合性醫院之一。在醫院黨委、行政部門領導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醫科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已成為診治特色突出,學術梯隊合理,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科室。
全科共有醫護人員36名,醫師20名,護士16名,其中正高級人員9名,副高級人員7名,中級人員5名,初級人員15名,有博士學位人員10名,有碩士學位人員5名,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3名,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5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6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名。
中醫科為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學培養基地,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近5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三等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出版專著2部。
中醫科年門診量11萬余人次,年出院人次達1000余人次,共有床位29張,床位使用率達118%。2003年、2008年先后榮獲“山東省中醫工作先進集體”獎,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2011年中醫科腎病專業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平ㄔO項目,2012年獲批山東省第四批中醫藥重點??平ㄔO項目。2013年獲批山東省首批“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
中醫腎?。壕C合利用中醫藥內服外敷、結腸高位中藥水療、中藥保留灌腸、飲食療法等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征、腎炎等常見及疑難腎病。病房、門診各配備一臺全自動洗腸機,開展結腸中藥水療,對尿毒癥、腸炎、便秘、高脂血癥等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中醫兒科:特別對抽動—穢語綜合癥、多動癥、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腎病、心肌炎等疾病的診治已居國內先進水平。
婦科專業:中醫婦科各種疾病,尤其對月經不調、不孕癥、婦科腫瘤、婦科內分泌疾病、圍絕經期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癥、高泌乳素血癥、乳腺炎、乳汁不足,產后身痛等疾病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尤其對產后病,如藥流及人流后出血、宮內殘留、胎盤植入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行深入的研究。
痔瘺專業: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科各種疾病,如:內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瘺等疾病,將手術、中藥及各種治療儀有機的結合起來,療程短、療效高,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深受廣大病員好評。
山東省立醫院康復醫學科是由原山東省立醫院針灸科與康復理療科共同組建而成,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剖乙浴安∪藶橹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團結協作的康復醫療團隊”為基礎,充分發揮康復醫療和臨床醫療一體化的優勢,為患者提供科學、系統、規范的康復治療。
康復醫學科設有門診與病房兩部分;現擁有醫務人員49人,其中醫師18人,具有醫學博士學位8人、醫學碩士學位2人;康復治療師21人;護士10人。目前學科建有神經康復、脊髓損傷康復、腦癱康復、骨關節康復、老年病康復、痛癥康復、心肺康復七個亞專業;主要收治以腦梗死、腦出血、顱腦外傷等引起的偏癱;脊柱骨折、脊髓損傷等造成的截癱;腦癱,周圍神經損傷,肌肉骨關節疾病,老年疾病,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痛癥,心肺疾病等病人??剖也捎脟H先進的康復治療模式(團隊合作工作模式),在康復醫師的主持下,中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心理治療師、假肢和矯形器制作工程師、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和患者本人共同組成康復治療組,對每位患者施行全面的康復治療。
康復醫學科不僅在臨床醫療工作中不斷發展,在學術交流也積極推進。已組織或參與多次康復醫學與針灸醫學學術會議以及康復治療相關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學習班。此外,科室積極參與各項艱難險重任務。劉繼明、趙文民、王杰等多名醫師曾參加衛生部組織的中國醫療救援隊前往塞舌爾、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實施醫療救助工作,期間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擁護與尊重。
康復醫學科長期承擔山東大學本科、七年制及留學生的《康復醫學》及《針灸學》的基礎教學工作,并長期承擔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的臨床帶教工作。目前已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博士基金1項,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4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課題1項,發表論著100余篇,SCI收錄1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8部。
康復醫學科醫療設施設備
?。?)運動治療:配備電動起立床、減重步態訓練儀、神經肌肉激活訓練設備(SET)、功能性電刺激設備、Mega表面肌電評測訓練設備、生物反饋訓練設備、運動控制能力訓練設備、關節主被動訓練器、平衡評估訓練設備等。
?。?)物理因子治療:配備直流電療設備、低頻電療設備、中頻電療設備、高頻電療設備、光療設備(激光針刺等治療儀)、磁治療設備(經顱磁刺激等治療儀)、蠟療、氣壓循環治療設備等。
?。?)作業治療:配備日常生活活動作業設備、手功能作業訓練設備等。
?。?)言語、吞咽、認知治療:配備言語治療設備、吞咽治療設備、認知訓練設備、非言語交流治療設備等。
?。?)傳統康復治療:配備針灸、推拿、中藥洗等中醫康復設備。
?。?)康復工程:配備臨床常用矯形器、輔助具制作設備。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是國內較早、山東省最早成立并進行骨關節疾病疾病診治的???,系山東大學關節外科方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現已發展成為山東省骨關節疾病臨床、科研、教學、培訓中心,對全省關節外科專業的發展和學科建設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通過二十余年來不懈的努力,已形成在全國具有較高影響的學科專業,是該省關節外科的“龍頭”, 技術先進,實力雄厚,開展項目為全省最先進、最齊全,年均手術量居全省第一。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專業隊伍實力雄厚、人才梯隊合理,現共有醫生14人,康復師及護理人員12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4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名、醫學博士13人,醫學博士后2人,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名。
山東省立醫院關節外科開放各種檔次病床50張(中心院區30張,東院20張),環境優雅、舒適,服務一流。其中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1000余臺次,關節鏡下手術500余臺次。在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重建等關節外科多個領域常見病,已形成了先進、科學的診療體系,對髖、膝關節置換術后翻修,成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疑難病的診治等均達到了省內、國內領先水平,并做到了與國際同步。
設備: 進口關節鏡4臺(Stryker3臺, Smith&Nephew1臺)及樞法模導航系統等,配套設施齊全,可開展各個關節(膝、髖、肩、肘、踝等)的各種微創手術。
目標:開創與掌握關節外科專業新技術,高質量、高起點、高速度領跑在關節外科專業的前沿。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設備,一流的環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技術水平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
山東省立醫院手足外科成立于2002年,是山東省第一個手、足外傷與疾病??浦委熆祻椭行?。建科十余年,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現已發展成集醫療、康復、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顯微外科,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醫療設備和掌握世界先進技術的醫學專家。下設手外科與足外科四個病區、教研室、手足功能康復站、臨床解剖研究室、肢體血循環檢測室、低溫放醫學研究室、顯微技術培訓室、手足臨床解剖標本陳列室、中華手外科網編輯部等。目前編制床位140張,實際展開床位160張。
一流人才
全科有工作人員共85人,醫生26人,護士53人,康復治療師6名。博士生導師1人,博士后1人,博士12人,碩士12人;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33人,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全科人員不斷開拓創新,先后承擔省部級課題7項;獲國家專利20余項,主編及參編醫學專著20余部;主編的《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總主編的《鐘世鎮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WISTAR大鼠解剖圖譜》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評價;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該科主編的《手足外科臨床護理學》、《手足外科護理與康復》等書填補了手足外科臨床護理方面的空白。
自建科以來先后制定三次“五年規劃”,為科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制定嚴格的醫護人員培訓計劃,曾去美國、英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地區)參與交流學習,多次參加國際和地區會議,包括亞太地區手外科大會、美國手外科學年會、美國手外科協會年會,主持召開海峽兩岸顯微外科會議、山東手外科年會等會議,主講每年一屆的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高級研討班進行交流學習,為科室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先進技術
“做一臺手術,出一個精品”。在科主任的帶領下,手足外科在顯微外科解剖與臨床、手指全形再造、深低溫器官保存,數字化手功能評定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首創拇手指全形再造術,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及第2例深低溫保存斷指再植、世界最小嬰兒(5個月)斷指再植、世界最小嬰兒(10個月)雙斷腕再植、世界第17例及第23例十指離斷再植、世界第5例肩胛帶離斷再植,并在特殊部位再植如全頭皮撕脫、口唇、鼻部、陰莖等器官再植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年手術量近7000余臺,約占全院總手術量的1/6。
自2005年至今,每年舉辦一屆“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研修班”,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如中日友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等。2012年舉辦了“山東省首屆移植再植組織血循環觀察學習班”,參會過百人。
優質服務
秉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采取多渠道、多模式的服務措施,對患者實施院前、院中、院后全程連續的優質服務。在全國率先開展“醫患通”服務,通過短信溝通平臺真正為患者做到院前預約咨詢、院中交流宣教、院后提醒隨訪;根據患者疾病種類、需求等不同等,開通6個QQ群,便于醫患交流、護患溝通,加入QQ群可直接交流的患者多達1500余人;創辦全國最大的手足外科門戶網站“中華手外科網”,為醫生交流、患者尋醫問藥提供了平臺;在醫療行業率先開展“遠程多點視頻交班系統”,監管手術情況,保證手術質量,并將濟南市中醫院,菏澤博愛醫院納入視頻交班系統,通過此系統開展學術交流與學術推廣,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為患者提供整潔舒適的就醫環境,細致入微的護理服務。建立“患者檔案”,準確記錄每名患者出生日期、習俗等,為患者購買蛋糕、禮物,慶祝生日;“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等為患者贈送禮品,并與他們一起歡度春節;在科室放置愛心雨傘、針線收納盒、許愿樹,張貼天氣預報、濟南市地圖、乘車路線圖等,設置閱覽角,滿足患者需求促進康復。為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提供舒適護理,進行了多項創新:制作敞口式病員服,便于手足患者使用;設計移植再植組織血循環觀察記錄單,可直觀、連續、動態反映血循環狀況,及時發現血管危象;發明腹部帶蒂皮瓣上肢固定帶,防止皮瓣撕脫,患肢無下墜感,增加舒適度,佩戴方便;設計多角度照射旁照燈,做到多角度、多方向、安全有效照射;制作頭皮撕脫再植術后頭部支撐架,減輕術后體位不適。
高尚醫德
科室每天均有“免費門診”,便于需要多次復查而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就醫。在手足外科醫護人員帶頭感召下,部分患者共同參與,成立“手足情深,愛心基金”,幫助貧困但積極上進的手足患者。愛心基金資助廣西男孩雷路平再造手指,“愛心手術之旅”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共青團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罢垡淼男√焓埂碧K子軒的事跡被美國ABC等國外媒體報道,積極聯系成立專項愛心基金幫助其健康成長。
他們帶頭倡導鞭炮分級制度,聯合相關科室簽下聯名倡議書,希望將鞭炮造成的外傷降低到最低。
該科集體加入“青年文明號志愿者”“泉城義工”,深入社區、養老院進行義診活動,為殘疾人送溫暖,到小區滅蟲防害,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多次選派醫生下基層支醫,2012年9月外派主任醫師隨“青海醫療隊”前往青海地區進行醫療援助。
群眾滿意
在科主任的帶領下,他們的工作得到業內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欄目《造手記》對他們科全形再造術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共中央機關工委網站、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人民日報以:“要醫術,更要醫德”為題對他們進行報道。
科室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積極進取。2005年獲“省直機關青年文明號”,2007年獲“省級青年文明號”,2010年獲得“巾幗文明崗”稱號,2010年獲“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病房”,2011年獲“全省護理服務示范病房”,2012年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王增濤主任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標兵”、“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山東省十佳醫生”、“感動山東十大健康衛士”等稱號;2005年護士趙靜獲“山東省首屆衛生系統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2012年獲得“全國女職工崗位創新技能大賽山東省一等獎”,并多次被評為院級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共青團員等。
這是一支年輕而富有經驗的隊伍,這是一支開拓創新的隊伍,這是一支團結互助的隊伍。他們必將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三好一滿意”,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護理,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特色診療技術
各亞??频募夹g水平和服務能力說明(包括技術應用和疑難病種診治等)
手外科臨床解剖
結合臨床遇到的修復重建難題,從手外科臨床醫生的視角進行新鮮人體標本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從中總結新經驗,探尋臨床工作中難題的解決答案。目前已獲得40余萬張新鮮人體標本解剖圖片,主編出版了《手外科臨床解剖學圖鑒》、《鐘世鎮顯微外科臨床解剖學圖譜》。以此為基礎提出對傳統皮瓣的新認識、新理論,不斷設計開發出非常規系列皮瓣(如各種皮支皮瓣、分裂皮瓣、串聯皮瓣、分葉皮瓣、不帶皮神經的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等等),并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提出“手指全形再造”的新概念。為臨床修復重建及再植再造工作開展及相關各種疑難病種的診治(復雜組織缺損的修復、復合組織瓣再植及游離移植、周圍神經損傷的顯微外科修復、重度肢體缺損的再造、先天畸形的矯正、肢體腫瘤保肢及保留功能手術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低溫醫學
結合手外科急診量多、患者傷情復雜(或合并其他重要系統器官損傷需首先搶救生命、或創面污染損壞嚴重、或因個人或其它原因拒絕行精細修復、或離斷組織無條件再植)等原因造成患肢無法行一期修復,積極探索復合組織及肢體的新的保存方式。在分別將深低溫(-196℃)保存81天、5天斷指再植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基礎與臨床研究(肢指體序列冷凍及復溫、灌注液配方選擇及改進、復合組織塊的冷凍保存方式等),低溫醫學的探索改變傳統的-4℃低溫保存的肢(指)體概念,打破肢(指)體離斷必需急診再植的現狀,使急診時限于條件不能即時再植的肢(指)體可以獲得較長期保存,待條件改善允許后進行再植,化急診手術為擇期,使病人與醫生均在更佳狀態下進行手術,作為手外傷急診救治不足后期修復重建的有益補充,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離斷肢(指)體,減少后期修復重建時再度自身體其它部位取材對患者造成的進一步損傷。自2010年進一步配備、更新深低溫實驗室軟硬件,開展大量皮膚、組織瓣等低溫保存后二期回植修復創面的臨床研究,為臨床患者帶來福音。
手指全形再造
游離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我國楊東岳教授世界首創,歷經半個世紀造福了千千萬萬的廣大病友,但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人們交流與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于長在手上的足趾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足趾限于長度難于再造出長手指,使外形也難以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修復要求。有鑒于此提出手指全形再造包括長手指及多指再造的新概念、新方法;在臨床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在外觀上使再造手指脫離了足趾的外形,更接近于正常的手指;在再造手指長度及數量上,通過再造,可保證IV度、V度長手指缺損再造成功及3-4指多指缺損全部再造出跟正常手指外觀相近的長手指;在手功能上,一期重建中強調對肌腱、骨關節及血管神經的嚴格選擇與結合生物力學參數進行個性化處理,術后輔以早期全程個性化功能鍛煉,力求再造后的手指不僅外形美觀,且功能上達到與健康手指的最大程度接近;在足部供區的修復上,首創一系列全新供區修復方式,注重足部供區外觀與功能的保存,力求保留更多的足趾數及達到更良好的外觀,可做到3-4指長手指缺損全形再造而每個足部至少保留四個足趾,達到手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近三年開展全形再造手術150例,再造后手指的外形及功能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給各種先天及后天因素造成復雜性肢體缺失的患者帶來光明的前景。
周圍神經傷病
周圍神經傷病為重點亞??品较?,擁有自己的電生理室及神經損傷康復治療室。??漆t生中有華山醫院手外科培養博士2名、碩士一名,其中一人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周圍神經外科學組委員,在手麻及肌萎縮、臂叢神經損傷、周圍神經腫瘤及創傷等周圍神經傷病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開展臂叢神經多組神經移位、椎體前路健側頸7移位、各種神經卡壓松解、正中神經返支的精確修復及周圍神經損傷晚期各種功能重建等治療。
手部創傷顯微修復
以手外科臨床解剖研究及低溫醫學研究為基礎,在對骨關節、血管神經及復合組織瓣切取及轉移的全新理念指導下,不斷改良傳統顯微修復方式,設計開發出一系列非常規系列皮瓣(如各種皮支皮瓣、分裂皮瓣、串聯皮瓣、分葉皮瓣、不帶皮神經的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等等),用于修復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復雜創面,并通過對踇甲瓣、趾間關節移植、游離皮瓣、骨皮瓣移植等多種手術的有機組合,開發出“手指全形再造”的新概念。結合扎實雄厚的顯微外科技術實力,每年開展上千例再植及游離組織移植手術,包括多平面多節段的復雜離斷再植、大肢體(上肢、肩胛帶)以及大面積脫套傷及旋轉撕脫傷的游離組織移植修復。在斷耳、斷鼻、斷唇、頭皮撕脫及陰莖睪丸離斷再植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近兩年來顯微修復經驗總結在國際整形修復重建領域雜志及國際手外科會議上相繼報道,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先天畸形
在大量手外科臨床解剖工作的基礎上,以全新的顯微外科和臨床解剖學理念為指導,開展各種上肢常見先天畸形及疑難性復雜性畸形的特色矯治。采用各種新型游離小皮瓣、組織瓣、特色性手指全形再造術等進行畸形矯正后創面覆蓋和功能重建,力求矯形徹底,外形與功能并重。
骨關節
針對手指關節毀損病例,重點關注于關節血供的顯微外科解剖,在此基礎上設計、開展各種形式的關節游離移植;同時借助新鮮尸體標本進行拇指第一腕掌關節的功能解剖,進行給關節的生物力學研究,并進一步擴展到對全手的功能評定研究。
學術會議、對外交流、公益活動
王增濤主任自建科以來先后制定了三次“五年規劃”,為科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制定嚴格的醫護人員培訓計劃,曾去美國、英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地區)參與交流學習,多次參加國際和地區會議,包括亞太地區手外科大會、美國手外科學年會、美國手外科協會年會、主持召開海峽兩岸顯微外科會議、山東手外科年會等會議,主講全國顯微外科臨床解剖高級研討班進行交流學習,為科室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室每天均有“免費門診”,便于需要多次復查而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就醫。在手足外科醫護人員帶頭感召下,部分患者共同參與,成立“手足情深,愛心基金”,幫助貧困但積極上進的手足患者。愛心基金資助廣西男孩雷路平再造手指,“愛心手術之旅”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共青團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罢垡淼男√焓埂碧K子軒的事跡被美國ABC等國外媒體報道,成立專項愛心基金幫助其健康成長。
他們帶頭倡導鞭炮分級制度,聯合相關科室簽下聯名倡議書,希望將鞭炮造成的外傷降低到最低。
該科集體加入“青年文明號志愿者”“泉城義工”,深入社區、養老院進行義診活動,為殘疾人送溫暖,到小區滅蟲防害,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多次選派醫生下基層支醫,2012年9月外派劉志波主任醫師隨“青海醫療隊”前往青海地區進行醫療援助。
山東省立醫院胸外科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第一任科主任是我國著名的胸心外科專家蘇應衡教授,經過胸外科幾代醫生的共同努力,胸外科現已逐漸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指導基層于一體的臨床專業科室,學術地位省內領先,在全國胸外科界亦有較大的影響力。胸外科是山東大學胸外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設點單位;是衛生部胸外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胸腔鏡醫師培訓基地、山東省唯一肺移植資格認證科室、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
目前胸外科下設3個病區:胸外科病房、胸外微創肺移植科病房,東院胸外科病房。共開放床位96張,年門診量20000余人次,年手術量1700余臺。經過多年的發展,胸外科逐漸組建成了結構合理、專業特色突出的專家團隊?,F任科主任、胸外科學術帶頭人王洲教授,山東大學胸外科學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擅長胸部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胸外科副主任孟龍,主任醫師,擅長胸部腫瘤的微創治療??剖夜灿兄魅吾t師7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8名,住院醫師9名;山東大學胸外科博士研究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醫生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并有五位醫生經歷了博士后研究階段。多人在全國和省級胸外科學術團體中擔任職務:包括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會、中國胸外科醫師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和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等。多位專家擔任國家級及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或特約審稿人。
胸外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傳承和發展,在胸外科各種疾病的診治中凸顯出了非常強的綜合實力及顯著特色。胸外科病房專業特色為胸部腫瘤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胸外微創肺移植科專業特色為胸部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和肺移植,東院胸外科專業特色為肺癌擴大切除治療局部晚期肺癌。其中在局部晚期肺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食管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和縱隔腫瘤的擴大切除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縱隔鏡檢查,使許多縱隔疑難疾病得到了正確、有效的治療。在全胸腔鏡下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切除領域的探索、發展、研究走在了山東省的前列;并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同種異體肺移植手術最早,數量最多。
除臨床醫療工作外,科室重視教書育人和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近年來,胸外科共培養博士后2人、博士20余名、碩士30余名。每年接收10余名下級醫院醫生進修學習。學科還十分重視與國內外醫療及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合作,每年承擔1-2次國家級或省級學術會議,多位醫生經過了境內外學習、交流。
科室注重基礎理論的學習和科學研究,倡導醫技、科教兩條腿走路。近年來,科室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衛生廳課題5項,內容涉及了胸外科領域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曾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出版專著10余部;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國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0余篇。
科室認真貫徹“三好一滿意”服務宗旨,在醫療和護理各環節中提倡“換位思考”,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保證醫療和護理工作質量的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優質的醫療護理質量和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了患者和家屬廣泛的贊譽和極高的滿意度。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是山東省綜合治療腫瘤的專業科室,集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于一體,既是山東大學臨床腫瘤學的教學點,和山東大學碩士和博士點。下設腫瘤放療、腫瘤化療、腫瘤熱療及腫瘤微創等分病區?,F有職工近200名,開設床位300余張,年收入達1.7億元,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教授、主任醫師16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8名,另有60余名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并學有專長。他們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治療經驗,較強的科研實力,多年來一直分別擔任著國內和省內各種專業學術團體的不同職務。先后開展了多項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的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并依托山東省立醫院先進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綜合技術實力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通過網絡信息、文獻、會議等交流方式,及時掌握國內外常見腫瘤的研究動態,并不斷將國內外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治療技術應用于臨床醫療工作中,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條件,在取得顯著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處于省內領先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安裝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Varian Trilogy醫用直線加速器和德國西門子的Primus-H醫用直線加速器、荷蘭Nucletron生產的全數字化醫用模擬定位機以及治療劑量驗證系統,飛利浦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和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并與該院PET-CT室、MRI室、CT室、B超室和檢驗科、病理科及核醫學科等通力合作,對常見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在常見腫瘤臨床規范化綜合治療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主導作用。該治療中心主要研究各種常見腫瘤包括某些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以及與此相關的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技術學、細胞增殖動力學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近年來又先后開展了腫瘤介入治療、肝癌動靜脈雙路化療、射頻治療和生物及免疫治療等臨床治療新技術,其中立體定向放射外科(X-刀)、三維適形照射(CRT)以及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治療新技術是近年來該中心開展的腫瘤醫學領域內世界性前沿課題,上述工作的開展標志著山東省立醫院在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臨床科研情況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成立17年來,在該省一直積極推動γ-刀、X-刀、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圖像引導三維適形照射和調強放射治療、頭頸部腫瘤半束照射、偏中心旋轉照射、CT和MRI模擬定位等多項現代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工作的開展,并已使得數千例病灶位于手術禁區的腫瘤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通過對中段食管癌放療中照射位置準確性的初步研究,改變了國內外放射治療界對食管癌放射治療一次方案定終身的傳統觀念。通過鼻咽癌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對其預后影響的研究,改變了腫瘤臨床醫學界以往多年來對鼻咽癌患者從其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的不合理做法。通過對男性乳腺癌發病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男性乳腺癌發病的Mabuchi模式,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對Sinclair提出的放射生物效應線性二次模式的臨床演變及其生物學意義的系統歸納,得到了Thames和Flower等國際知名教授的高度贊賞。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對何杰金氏病放療技術進行了大膽合理的簡化和改進,為廣大基層醫療單位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開展此項治療技術奠定了基礎。在條形野照射技術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血府逐瘀湯治療原發性肝癌,使其五年生存率提高16.6%。選用馬藺子素對食管癌在常規放療條件下進行增敏研究,獲得了73.3%的近期療效。通過對復春片合并放射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研究,發現個別種類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增加腫瘤細胞發生遠處轉移的可能性,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對中耳鱗癌和食管小細胞未分化癌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此類病人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法提供了臨床理論依據。采用中藥提取物鶴草酚對肺腺癌放射增敏的臨床研究,為從中藥領域尋找腫瘤放射增敏劑獨辟新徑。單純腫塊切除合并放射治療乳腺癌技術工作的開展,對腫瘤病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治療。通過對食管放射性損傷大宗文獻的綜合分析,在國內外首次對放射性食管損傷的分類和分級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
學術交流情況
近年來,該中心專家以訪問學者身份數次應邀到歐美等國家進行考察和講學。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中華系列雜志刊出約60余篇,有100余篇已被美國醫學權威雜志Medline所收錄并被其CD-ROM所珍藏,90余篇已被國內外出版的十余部大型醫學權威專著和數十種專業學術期刊所引用。承擔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9項,其中有4項獲省科委二等獎。主編《新編放射腫瘤學》、《常見腫瘤放射治療》、《放射腫瘤臨床手冊》和《腫瘤診療思路點撥》等醫學專著5部,參與《氣管外科學》、《實用臨床男科學》、《臨床腫瘤治療方案》、《PET/CT腫瘤學》、《臨床腫瘤學》和《常見腫瘤診療手冊》以及《腫瘤精確放射治療學》等醫學專著編寫8部。帶教全國各地進修學員50余名,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6名。在常見腫瘤放化療結合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擅長解決胸部惡性腫瘤的疑難診療問題,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和惡性淋巴瘤等治療方面具有他們自己的獨特見解。近年來,在國內積極倡導對常見腫瘤施行小手術大放療的綜合治療方法,為使腫瘤臨床診治微創規范化、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質量做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設備配置情況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現擁有兩臺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一臺為美國瓦里安公司生產的Trilogy,另一臺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Primus-H,兩臺醫用加速器均為全數字化控制,其中Primus-H帶有內置式電動MLC,并具有適形、調強和虛擬動態楔形板之功能,另外該機還配有射野驗證系統。模擬定位機為荷蘭核通公司生產的Simulix全數字化機;TPS系統為Nucletron公司生產的Polato設備和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以上設備均由Lantis局域網絡系統與該院影像中心連接,形成了各種影像全數字化傳輸,并實現了1:1的信息傳遞,有效的保證了影像傳遞質量和醫療資源的共享。物理室配置了荷蘭核通和飛利浦公司生產的一整套計劃系統,包括TPS、數字化儀、圖片掃描儀、彩色打印機、MapeCheck劑量儀、仿真體模等,為放射治療QA和QC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近兩年開展了在CT模擬機下引導的腫瘤穿刺活檢技術和腫瘤射頻消融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山東省立醫院血液科是該省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予點單位之一,多年來在醫院大力扶持及老一代專家帶領下,科室技術力量雄厚,診療水平居全省領先地位,在全國亦處在先進水平并擁有較好聲譽。血液科設有2個病區,院本部及東院區正式床位80張,并擁有國內一流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層流病房,為中華骨髓庫及紅十字會定點干細胞采集中心。年均門診量達3.5萬人次以上,年均出院達2500人次。
血液科是山東大學博士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山東省臨床醫學院血液病研究所;“泰山學者崗位”;山東省臨床重點???;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中華骨髓庫造血干細胞移植單位;中華骨髓庫造血干細胞采集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山東省首批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準入單位” 和 “臍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準入單位”;山東省紅十字會先進造血干細胞采集單位;多名醫師分別榮獲 “山東省十佳女醫師”、“山東省紅十字會先進造血干細胞采集個人”等榮譽。 血液科護理團隊榮獲“國家級巾幗文明崗”;山東省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多名護士榮獲“愛心天使”等稱號。
目前全科有醫護人員68人,其中醫師22人,護士44人,技師2人。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5人,其中18人獲醫學博士學位,4人獲醫學碩士學位。有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護理隊伍有主管護師5人。
血液科始終堅持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目標的醫護服務理念,不斷完善與進取,提高綜合實力,爭創全國一流科室。以實驗血液學為依托,采用現代免疫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網絡信息學等最新科學技術,全面深入開展血液病發病機理、病理過程、早期診斷和合理規范治療等項研究,目的在于改善血液病患者的療效及生存質量。臨床治療以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和血液科疾病治療策略優化為重點,積極開展包括生物靶向綜合治療在內的新醫療技術。以臨床患者為核心,繼續完善血液病實驗室建設,完善骨髓活檢、免疫分型、細胞及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檢驗,追蹤國際最新進展,規范血液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更好地為臨床服務、為患者服務。
山東省立醫院咽喉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過敏反應科始建于1984年,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家過敏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中心。它成立20余年來,為大批過敏性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在山東省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為了更好的開展過敏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工作,我院引進了北京協和醫院過敏反應科畢業的臨床型博士研究生,與2009年1月1日開始成立變態(過敏)疾病門診,該門診主要從事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及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山東省立醫院中醫科創建于1958年,是國內較早設立中醫專業的綜合性醫院之一。在醫院黨委、行政部門領導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醫科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已成為診治特色突出,學術梯隊合理,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科室。
全科共有醫護人員36名,醫師20名,護士16名,其中正高級人員9名,副高級人員7名,中級人員5名,初級人員15名,有博士學位人員10名,有碩士學位人員5名,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3名,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5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6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名。
中醫科為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學培養基地,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近5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三等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出版專著2部。
中醫科年門診量11萬余人次,年出院人次達1000余人次,共有床位29張,床位使用率達118%。2003年、2008年先后榮獲“山東省中醫工作先進集體”獎,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2011年中醫科腎病專業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平ㄔO項目,2012年獲批山東省第四批中醫藥重點??平ㄔO項目。2013年獲批山東省首批“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
中醫腎?。壕C合利用中醫藥內服外敷、結腸高位中藥水療、中藥保留灌腸、飲食療法等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征、腎炎等常見及疑難腎病。病房、門診各配備一臺全自動洗腸機,開展結腸中藥水療,對尿毒癥、腸炎、便秘、高脂血癥等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中醫兒科:特別對抽動—穢語綜合癥、多動癥、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腎病、心肌炎等疾病的診治已居國內先進水平。
婦科專業:中醫婦科各種疾病,尤其對月經不調、不孕癥、婦科腫瘤、婦科內分泌疾病、圍絕經期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癥、高泌乳素血癥、乳腺炎、乳汁不足,產后身痛等疾病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尤其對產后病,如藥流及人流后出血、宮內殘留、胎盤植入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行深入的研究。
痔瘺專業: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科各種疾病,如:內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瘺等疾病,將手術、中藥及各種治療儀有機的結合起來,療程短、療效高,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深受廣大病員好評。
山東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專業創立于1956年, 是國內最早成立兒外科專業的單位之一,是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學科、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大學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是國家小兒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經過50余年的,目前已發展成為包含小兒泌尿外科、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小兒骨外科、小兒心胸外科、小兒腫瘤外科等多個亞專業,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小兒外科綜合診療中心,已成為山東省及周邊各省規模較大的專業學科。目前開放床位59張,年手術量3000余臺??剖覔碛幸恢会t德高尚、技術一流的專業技術隊伍,醫生17人,護士28人,53%醫生具有博士學位,正高級職稱人員10人,副高級職稱2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
目前,科室的小兒復雜先天性畸形疾病的臨床診治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剖覔碛行焊骨荤R、膀胱鏡、電子結腸鏡、骨科微動力器械、尿動力及胃腸動力檢查系統等先進設備。近年來,科室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并帶動了周邊地區的技術進步,如腹腔鏡腎盂成形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單孔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經背部小切口微創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保留部分尿道板的Duckett術式治療重度尿道下裂、Bernese骨盆三聯截骨治療大齡髖關節脫位等。
科室的醫學科研水平居全省龍頭地位,涉及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干細胞移植等領域,形成了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學術風格??剖页袚硕囗棁易匀豢茖W基金及省部、廳級科研課題,總科研經費累計達400多萬元,完成科研課題鑒定10余項,主編或參編醫學專著10 余部。近年來,在國內外??破诳l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剖疫€承擔著山東大學醫學院的本科、研究生教學任務,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1名。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是山東省綜合治療腫瘤的專業科室,集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于一體,既是山東大學臨床腫瘤學的教學點,和山東大學碩士和博士點。下設腫瘤放療、腫瘤化療、腫瘤熱療及腫瘤微創等分病區?,F有職工近200名,開設床位300余張,年收入達1.7億元,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教授、主任醫師16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8名,另有60余名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并學有專長。他們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治療經驗,較強的科研實力,多年來一直分別擔任著國內和省內各種專業學術團體的不同職務。先后開展了多項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的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并依托山東省立醫院先進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綜合技術實力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通過網絡信息、文獻、會議等交流方式,及時掌握國內外常見腫瘤的研究動態,并不斷將國內外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治療技術應用于臨床醫療工作中,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條件,在取得顯著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處于省內領先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安裝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Varian Trilogy醫用直線加速器和德國西門子的Primus-H醫用直線加速器、荷蘭Nucletron生產的全數字化醫用模擬定位機以及治療劑量驗證系統,飛利浦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和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并與該院PET-CT室、MRI室、CT室、B超室和檢驗科、病理科及核醫學科等通力合作,對常見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在常見腫瘤臨床規范化綜合治療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主導作用。該治療中心主要研究各種常見腫瘤包括某些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以及與此相關的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技術學、細胞增殖動力學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近年來又先后開展了腫瘤介入治療、肝癌動靜脈雙路化療、射頻治療和生物及免疫治療等臨床治療新技術,其中立體定向放射外科(X-刀)、三維適形照射(CRT)以及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治療新技術是近年來該中心開展的腫瘤醫學領域內世界性前沿課題,上述工作的開展標志著山東省立醫院在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臨床科研情況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成立17年來,在該省一直積極推動γ-刀、X-刀、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圖像引導三維適形照射和調強放射治療、頭頸部腫瘤半束照射、偏中心旋轉照射、CT和MRI模擬定位等多項現代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工作的開展,并已使得數千例病灶位于手術禁區的腫瘤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通過對中段食管癌放療中照射位置準確性的初步研究,改變了國內外放射治療界對食管癌放射治療一次方案定終身的傳統觀念。通過鼻咽癌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對其預后影響的研究,改變了腫瘤臨床醫學界以往多年來對鼻咽癌患者從其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的不合理做法。通過對男性乳腺癌發病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男性乳腺癌發病的Mabuchi模式,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對Sinclair提出的放射生物效應線性二次模式的臨床演變及其生物學意義的系統歸納,得到了Thames和Flower等國際知名教授的高度贊賞。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對何杰金氏病放療技術進行了大膽合理的簡化和改進,為廣大基層醫療單位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開展此項治療技術奠定了基礎。在條形野照射技術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血府逐瘀湯治療原發性肝癌,使其五年生存率提高16.6%。選用馬藺子素對食管癌在常規放療條件下進行增敏研究,獲得了73.3%的近期療效。通過對復春片合并放射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研究,發現個別種類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增加腫瘤細胞發生遠處轉移的可能性,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對中耳鱗癌和食管小細胞未分化癌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此類病人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法提供了臨床理論依據。采用中藥提取物鶴草酚對肺腺癌放射增敏的臨床研究,為從中藥領域尋找腫瘤放射增敏劑獨辟新徑。單純腫塊切除合并放射治療乳腺癌技術工作的開展,對腫瘤病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治療。通過對食管放射性損傷大宗文獻的綜合分析,在國內外首次對放射性食管損傷的分類和分級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
學術交流情況
近年來,該中心專家以訪問學者身份數次應邀到歐美等國家進行考察和講學。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中華系列雜志刊出約60余篇,有100余篇已被美國醫學權威雜志Medline所收錄并被其CD-ROM所珍藏,90余篇已被國內外出版的十余部大型醫學權威專著和數十種專業學術期刊所引用。承擔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9項,其中有4項獲省科委二等獎。主編《新編放射腫瘤學》、《常見腫瘤放射治療》、《放射腫瘤臨床手冊》和《腫瘤診療思路點撥》等醫學專著5部,參與《氣管外科學》、《實用臨床男科學》、《臨床腫瘤治療方案》、《PET/CT腫瘤學》、《臨床腫瘤學》和《常見腫瘤診療手冊》以及《腫瘤精確放射治療學》等醫學專著編寫8部。帶教全國各地進修學員50余名,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6名。在常見腫瘤放化療結合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擅長解決胸部惡性腫瘤的疑難診療問題,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和惡性淋巴瘤等治療方面具有他們自己的獨特見解。近年來,在國內積極倡導對常見腫瘤施行小手術大放療的綜合治療方法,為使腫瘤臨床診治微創規范化、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質量做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設備配置情況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現擁有兩臺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一臺為美國瓦里安公司生產的Trilogy,另一臺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Primus-H,兩臺醫用加速器均為全數字化控制,其中Primus-H帶有內置式電動MLC,并具有適形、調強和虛擬動態楔形板之功能,另外該機還配有射野驗證系統。模擬定位機為荷蘭核通公司生產的Simulix全數字化機;TPS系統為Nucletron公司生產的Polato設備和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以上設備均由Lantis局域網絡系統與該院影像中心連接,形成了各種影像全數字化傳輸,并實現了1:1的信息傳遞,有效的保證了影像傳遞質量和醫療資源的共享。物理室配置了荷蘭核通和飛利浦公司生產的一整套計劃系統,包括TPS、數字化儀、圖片掃描儀、彩色打印機、MapeCheck劑量儀、仿真體模等,為放射治療QA和QC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近兩年開展了在CT模擬機下引導的腫瘤穿刺活檢技術和腫瘤射頻消融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山東省立醫院燒傷整形美容外科于1985年正式開展整形美容外科項目。
三十余年來,經過科室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開拓進取,專業逐漸發展壯大。從只能開展幾項門診手術的小醫療組,成長為目前綜合醫療水平和規模均位居山東省首位,在國內也頗具影響力的綜合性科室。2014年整形外科專業以山東省第一名的成績入圍國家重點建設??圃u比項目,并于同年入圍復旦大學??婆判邪???剖乙彩菄倚l計委審核認證的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目前,科室在整形美容外科領域,開展項目廣、技術水平高,已經形成了“一專多強”的雁陣式發展態勢。
“一?!奔礊閶胗變貉芰龅木C合性治療??剖以趮胗變貉芰鲋委燁I域,能夠根據具體病情靈活的選擇手術或非手術方法,有層次、有步驟,確保治療的安全有效。目前科室在嬰幼兒血管瘤治療水平上居于國內先進水平。多人承擔國家和山東省嬰幼兒血管瘤治療領域的科研基金項目,并已發表多篇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文章。
“多強”是指科室在整形美容外科其他領域的非凡實力。整形美容專業擁有十余名具有博士學位的高水平醫生,其中多人有出國學習經歷。目前科室內已經形成了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并涌現了多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優秀醫生,百花齊放,在不同的領域不斷勇攀高峰。
目前處于省內先進水平的整形美容手術項目:
1.面部美容整形:眼、耳、鼻、唇、頦部整形,除皺術等
2.器官再造: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
3.乳房整形:隆乳、巨乳縮小手術、乳頭內陷、男性乳房發育等
4.吸脂和體型雕塑手術:面部吸脂、腰腹部和四肢吸脂等
5.注射美容:肉毒素、玻尿酸、自體脂肪等
6.各種原因引起的瘢痕修復
7.各種先天性體表畸形的修復
8.各種體表腫瘤的治療
9.唇腭裂和顱頜面畸形治療
10.激光治療淺表性瘢痕和色素性疾病
11.毛發移植
12.微創腋臭治療手術
13.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整形等
在新的歷史時期,整形美容外科專業必將抓住機遇,排除萬難,開拓進取,為建設國內一流的整形美容外科中心而不懈奮斗。
山東省立醫院康復醫學科是由原山東省立醫院針灸科與康復理療科共同組建而成,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剖乙浴安∪藶橹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團結協作的康復醫療團隊”為基礎,充分發揮康復醫療和臨床醫療一體化的優勢,為患者提供科學、系統、規范的康復治療。
康復醫學科設有門診與病房兩部分;現擁有醫務人員49人,其中醫師18人,具有醫學博士學位8人、醫學碩士學位2人;康復治療師21人;護士10人。目前學科建有神經康復、脊髓損傷康復、腦癱康復、骨關節康復、老年病康復、痛癥康復、心肺康復七個亞專業;主要收治以腦梗死、腦出血、顱腦外傷等引起的偏癱;脊柱骨折、脊髓損傷等造成的截癱;腦癱,周圍神經損傷,肌肉骨關節疾病,老年疾病,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痛癥,心肺疾病等病人??剖也捎脟H先進的康復治療模式(團隊合作工作模式),在康復醫師的主持下,中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心理治療師、假肢和矯形器制作工程師、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和患者本人共同組成康復治療組,對每位患者施行全面的康復治療。
康復醫學科不僅在臨床醫療工作中不斷發展,在學術交流也積極推進。已組織或參與多次康復醫學與針灸醫學學術會議以及康復治療相關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學習班。此外,科室積極參與各項艱難險重任務。劉繼明、趙文民、王杰等多名醫師曾參加衛生部組織的中國醫療救援隊前往塞舌爾、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實施醫療救助工作,期間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擁護與尊重。
康復醫學科長期承擔山東大學本科、七年制及留學生的《康復醫學》及《針灸學》的基礎教學工作,并長期承擔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的臨床帶教工作。目前已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博士基金1項,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4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課題1項,發表論著100余篇,SCI收錄1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8部。
康復醫學科醫療設施設備
?。?)運動治療:配備電動起立床、減重步態訓練儀、神經肌肉激活訓練設備(SET)、功能性電刺激設備、Mega表面肌電評測訓練設備、生物反饋訓練設備、運動控制能力訓練設備、關節主被動訓練器、平衡評估訓練設備等。
?。?)物理因子治療:配備直流電療設備、低頻電療設備、中頻電療設備、高頻電療設備、光療設備(激光針刺等治療儀)、磁治療設備(經顱磁刺激等治療儀)、蠟療、氣壓循環治療設備等。
?。?)作業治療:配備日常生活活動作業設備、手功能作業訓練設備等。
?。?)言語、吞咽、認知治療:配備言語治療設備、吞咽治療設備、認知訓練設備、非言語交流治療設備等。
?。?)傳統康復治療:配備針灸、推拿、中藥洗等中醫康復設備。
?。?)康復工程:配備臨床常用矯形器、輔助具制作設備。
山東省立醫院鼻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山東省立醫院中醫科創建于1958年,是國內較早設立中醫專業的綜合性醫院之一。在醫院黨委、行政部門領導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醫科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已成為診治特色突出,學術梯隊合理,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科室。
全科共有醫護人員36名,醫師20名,護士16名,其中正高級人員9名,副高級人員7名,中級人員5名,初級人員15名,有博士學位人員10名,有碩士學位人員5名,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3名,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5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6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名。
中醫科為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學培養基地,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近5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三等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出版專著2部。
中醫科年門診量11萬余人次,年出院人次達1000余人次,共有床位29張,床位使用率達118%。2003年、2008年先后榮獲“山東省中醫工作先進集體”獎,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2011年中醫科腎病專業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平ㄔO項目,2012年獲批山東省第四批中醫藥重點??平ㄔO項目。2013年獲批山東省首批“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
中醫腎?。壕C合利用中醫藥內服外敷、結腸高位中藥水療、中藥保留灌腸、飲食療法等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征、腎炎等常見及疑難腎病。病房、門診各配備一臺全自動洗腸機,開展結腸中藥水療,對尿毒癥、腸炎、便秘、高脂血癥等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中醫兒科:特別對抽動—穢語綜合癥、多動癥、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腎病、心肌炎等疾病的診治已居國內先進水平。
婦科專業:中醫婦科各種疾病,尤其對月經不調、不孕癥、婦科腫瘤、婦科內分泌疾病、圍絕經期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癥、高泌乳素血癥、乳腺炎、乳汁不足,產后身痛等疾病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尤其對產后病,如藥流及人流后出血、宮內殘留、胎盤植入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行深入的研究。
痔瘺專業: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科各種疾病,如:內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瘺等疾病,將手術、中藥及各種治療儀有機的結合起來,療程短、療效高,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深受廣大病員好評。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是山東省綜合治療腫瘤的專業科室,集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于一體,既是山東大學臨床腫瘤學的教學點,和山東大學碩士和博士點。下設腫瘤放療、腫瘤化療、腫瘤熱療及腫瘤微創等分病區?,F有職工近200名,開設床位300余張,年收入達1.7億元,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教授、主任醫師16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8名,另有60余名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并學有專長。他們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治療經驗,較強的科研實力,多年來一直分別擔任著國內和省內各種專業學術團體的不同職務。先后開展了多項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的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并依托山東省立醫院先進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設備、綜合技術實力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通過網絡信息、文獻、會議等交流方式,及時掌握國內外常見腫瘤的研究動態,并不斷將國內外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和治療技術應用于臨床醫療工作中,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條件,在取得顯著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處于省內領先水平。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安裝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Varian Trilogy醫用直線加速器和德國西門子的Primus-H醫用直線加速器、荷蘭Nucletron生產的全數字化醫用模擬定位機以及治療劑量驗證系統,飛利浦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和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并與該院PET-CT室、MRI室、CT室、B超室和檢驗科、病理科及核醫學科等通力合作,對常見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在常見腫瘤臨床規范化綜合治療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主導作用。該治療中心主要研究各種常見腫瘤包括某些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以及與此相關的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技術學、細胞增殖動力學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近年來又先后開展了腫瘤介入治療、肝癌動靜脈雙路化療、射頻治療和生物及免疫治療等臨床治療新技術,其中立體定向放射外科(X-刀)、三維適形照射(CRT)以及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治療新技術是近年來該中心開展的腫瘤醫學領域內世界性前沿課題,上述工作的開展標志著山東省立醫院在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臨床科研情況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研究治療中心成立17年來,在該省一直積極推動γ-刀、X-刀、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圖像引導三維適形照射和調強放射治療、頭頸部腫瘤半束照射、偏中心旋轉照射、CT和MRI模擬定位等多項現代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工作的開展,并已使得數千例病灶位于手術禁區的腫瘤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通過對中段食管癌放療中照射位置準確性的初步研究,改變了國內外放射治療界對食管癌放射治療一次方案定終身的傳統觀念。通過鼻咽癌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對其預后影響的研究,改變了腫瘤臨床醫學界以往多年來對鼻咽癌患者從其頸部轉移淋巴結切取活檢的不合理做法。通過對男性乳腺癌發病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男性乳腺癌發病的Mabuchi模式,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對Sinclair提出的放射生物效應線性二次模式的臨床演變及其生物學意義的系統歸納,得到了Thames和Flower等國際知名教授的高度贊賞。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對何杰金氏病放療技術進行了大膽合理的簡化和改進,為廣大基層醫療單位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開展此項治療技術奠定了基礎。在條形野照射技術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血府逐瘀湯治療原發性肝癌,使其五年生存率提高16.6%。選用馬藺子素對食管癌在常規放療條件下進行增敏研究,獲得了73.3%的近期療效。通過對復春片合并放射治療鼻咽癌的臨床研究,發現個別種類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增加腫瘤細胞發生遠處轉移的可能性,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對中耳鱗癌和食管小細胞未分化癌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此類病人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法提供了臨床理論依據。采用中藥提取物鶴草酚對肺腺癌放射增敏的臨床研究,為從中藥領域尋找腫瘤放射增敏劑獨辟新徑。單純腫塊切除合并放射治療乳腺癌技術工作的開展,對腫瘤病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治療。通過對食管放射性損傷大宗文獻的綜合分析,在國內外首次對放射性食管損傷的分類和分級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
學術交流情況
近年來,該中心專家以訪問學者身份數次應邀到歐美等國家進行考察和講學。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中華系列雜志刊出約60余篇,有100余篇已被美國醫學權威雜志Medline所收錄并被其CD-ROM所珍藏,90余篇已被國內外出版的十余部大型醫學權威專著和數十種專業學術期刊所引用。承擔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9項,其中有4項獲省科委二等獎。主編《新編放射腫瘤學》、《常見腫瘤放射治療》、《放射腫瘤臨床手冊》和《腫瘤診療思路點撥》等醫學專著5部,參與《氣管外科學》、《實用臨床男科學》、《臨床腫瘤治療方案》、《PET/CT腫瘤學》、《臨床腫瘤學》和《常見腫瘤診療手冊》以及《腫瘤精確放射治療學》等醫學專著編寫8部。帶教全國各地進修學員50余名,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6名。在常見腫瘤放化療結合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擅長解決胸部惡性腫瘤的疑難診療問題,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和惡性淋巴瘤等治療方面具有他們自己的獨特見解。近年來,在國內積極倡導對常見腫瘤施行小手術大放療的綜合治療方法,為使腫瘤臨床診治微創規范化、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質量做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設備配置情況
腫瘤研究治療中心現擁有兩臺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一臺為美國瓦里安公司生產的Trilogy,另一臺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Primus-H,兩臺醫用加速器均為全數字化控制,其中Primus-H帶有內置式電動MLC,并具有適形、調強和虛擬動態楔形板之功能,另外該機還配有射野驗證系統。模擬定位機為荷蘭核通公司生產的Simulix全數字化機;TPS系統為Nucletron公司生產的Polato設備和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以上設備均由Lantis局域網絡系統與該院影像中心連接,形成了各種影像全數字化傳輸,并實現了1:1的信息傳遞,有效的保證了影像傳遞質量和醫療資源的共享。物理室配置了荷蘭核通和飛利浦公司生產的一整套計劃系統,包括TPS、數字化儀、圖片掃描儀、彩色打印機、MapeCheck劑量儀、仿真體模等,為放射治療QA和QC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近兩年開展了在CT模擬機下引導的腫瘤穿刺活檢技術和腫瘤射頻消融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山東省立醫院燒傷科始建于1958年,當時燒傷科病房隸屬于普外科專業。1976年正式成立燒傷整形外科專業,是山東省建科最早的燒傷外科專業,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指導基層于一體的學科。
團隊及學術位置
學科共有醫療人員54人,其中醫生22人,護士32人。博士生導師3名,主任醫師9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5人。其中博士13人,碩士5人?,F有病床62張,設有燒傷病房、整形病房(中心院區和東院區各一個病房)、美容門診、激光中心、獨立手術室。
1995年科室被評為山東省衛生廳首批重點學科。
1996年山東醫科大學(后改為山東大學醫學院)首批燒傷外科碩士點培養單位。
2000年山東大學醫學院首個燒傷外科博士點培養單位。
2007年學科被評為國家燒傷外科專業??漆t生培養基地。
2009年國家衛生部授予“十年百項計劃VSD技術培養基地”。
2012年被評為國家燒傷臨床重點???。
學術及部分成果
1977年7月,搶救成功一例二甲苯特重燒傷病人,總面積95%,Ⅲ度面積90%合并中度吸入性損傷,屬山東首例、全國第7例Ⅲ°>90%患者。
1978年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上獲“全國醫藥衛生先進集體”。
1978年建成該省最早的“液氮儲存異體皮皮庫”,支援了該省各地燒傷專業單位救治大面積燒傷的臨床應用。
1979年應用顯微外科技術,利用足背皮瓣行足背動脈、大隱靜脈與橈動脈、頭靜脈吻合移植左手背成功;頭皮撕脫傷行顳淺動、靜脈吻合成功。
1976-1980年對兩批黃磷燒傷采取即刻廣泛切痂、大面積植皮,阻斷了機體對黃磷的吸收,明顯提高了成活率,屬國內先進水平,獲1981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6年與皮膚科協作采用手術切除病灶,大塊植皮治療皮膚著色霉菌病268例,徹底治愈。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屬自主創新項目,為國際先進水平。
1987年“搶救成功一例燒傷總面積98%,Ⅲ度94%合并吸入性損傷病人,為山東省第二例Ⅲ°>90%”。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高壓電燒傷對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轉氨酶的影響及原因探討”;“礦井下煤塵爆炸傷的臨床觀察”分別獲1989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1991年“薄脂肪全厚皮片的臨床應用”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rhGH在重度燒傷的臨床應用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完成山東省科技廳重點攻關項目“成功救治Ⅲ度燒傷面積≥90%合并吸入性損傷病人的臨床研究”,共救治成功12例。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內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09年“燒傷休克淋巴循環內毒素、炎性因子及超微結構的改變”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1年“人體正常皮膚和瘢痕組織神經構筑學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至今在國內首先開展了“休克期磨痂術治療深Ⅱ度燒傷創面”,目前已治愈千余例病人,為自主創新項目。
2007年至今在國內首先開展“生物(蠅蛆)清創技術處理難愈性創面”的臨床研究,為自主創新項目。
2013年,課題《三維CT重建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診斷中的價值》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三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6項,發表SCI文章10篇,核心期刊收錄45篇。
山東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前身是肝病科。于2007年5月在原肝病科、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基礎上整合而成,是山東省省級大型綜合醫院中成立最早的集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重點專業學科,是山東省立醫院的特色??浦?。感染性疾病科是山東省肝臟疾病“泰山學者”單位,依托“山東省肝臟疾病科技創新聯盟”,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肝病專業人才,并與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的肝病診治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和協作關系。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壯大,先后獲得多項省部級獎勵,實現了學科發展的一次次飛躍,始終位于山東省內一流肝病研究中心之列。
科室現有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4名為主的醫療骨干力量,其中擁有博士學位人數達到12人。主要承擔醫院傳染病診療和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剖以谧龊门R床、教學工作的同時注重科研工作。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多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60余篇。目前感染科已發展成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身的綜合性臨床學科。
特色技術
對各種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以及由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傳染與感染性疾病和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有著豐富的經驗,科內開展多種新技術,特色技術:慢性乙型肝炎基因亞型的測定及耐藥基因分析,國際標準的HBV、HCV定量檢測技術,內科綜合聯合TACE及射頻消融肝癌治療技術、肝囊腫、肝膿腫超聲引導下的介入治療,肝癌的細胞生物治療,人工生物肝技術治療肝衰竭和重癥肝炎等。
山東省立醫院耳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山東省立醫院男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山東省立醫院皮膚科建科于1925年的日本“同仁會濟南醫院”,當時稱為“皮膚泌尿器科”。1948年建立病房。
皮膚科歷經90年,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發展成擁有在職醫師19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5人,學士4人;技師4人;護士11人。病床22張。集醫、教、研、預、保、康于一體的全能科室。門診量由改革開放初期的3-4萬人次/年增至13-14萬人次/年。組織病理由400余份/年增至近2000份/年。真菌鏡檢及培養由4000余人次/年增至12000人次/年。住院病人由200余人次/年增至700多人次/年。
悠久的科室歷史和豐富的病房管理經驗,確定了該科對危重疑難皮膚病具有豐富的、成功有效的治療經驗。在該省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2013年被評為省臨床重點???。
教學: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皮膚科一直承擔著山東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授課、見習、實習等一系列教學工作。1979年,被授予山東醫學院皮膚科學唯一的碩士生培養站,并延續至今。2012年被授予山東大學博士生培養站。至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3人。培養進修醫師近千人,輻射全省各地及廣西、新疆。目前是山東大學博士、碩士授予點;國家皮膚科??漆t生培養基地。
已取得的成果:
1978年,郭子英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流行病學與臨床分析”,獲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獎。
1982年,戴文麗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的綜合研究工作”,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及山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6年,戴文麗教授“皮膚著色霉菌病系統的治療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萬俊增教授“著色真菌的實驗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萬俊增教授“外源性著色真菌的調查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張莉教授 “播散性淺表汗孔角化癥的基因定位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山東省醫學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
目前該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1.遺傳性皮膚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功能研究及產前篩查;
2.著色芽生菌病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的研究;
3.自身免疫性大皰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治;
4.惡性黑素瘤的生物學行為及治療;
5.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的探討。
近五年內科室承擔的課題共1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 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3項;山東省自然基金2項;山東省醫藥衛生發展計劃3項 。近年來,共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錄的論文12篇。共主編著作12部,參編數十部。
可咨詢
服務人次 19
好評率(90.0%)
擅長:心臟瓣膜病、三尖瓣狹窄、結構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臟瓣膜、心肌病、先心病
可咨詢
服務人次 1380
好評率(100.0%)
擅長: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顫動、心肌疾病、心肌炎、限制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難治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肺高壓、心肌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低血壓、暈厥
可咨詢
服務人次 44
好評率(90.0%)
擅長: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早搏、竇性心動過速、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室內傳導阻滯
可咨詢
服務人次 31
好評率(90.0%)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病、高血壓病、心血管疾病
可咨詢
服務人次 230
好評率(98.0%)
擅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肺源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疾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骨不連、骨髓炎、關節損傷
查看更多心血管內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