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華西醫院(官網:www.cd120.com)是西南地區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布局:華西醫院(成都市外南國學巷37號),華西婦產兒童醫院(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0號)
預約掛號方式:
1.電話預約掛號(可預約60天以內的號源)
電信114預約:凡是實名制就診卡(包括華西注冊就診卡、華西健康龍卡、華西健康靈通卡、華西郵政儲蓄卡)均可,撥打(028)114-7-1,按語音提示操作,預約成功后按時持卡到門診大樓二、三樓114取號臺繳費、取號。
銀行服務熱線預約掛號,包括:建行95533預約(華西健康龍卡),工行95588預約(華西健康靈通卡),郵政儲蓄95580預約(華西郵政儲蓄卡):預約成功后按時持卡到第一門診大樓二、三樓114取號臺繳費、取號;第二門診部在一樓掛號窗口。
2.網上預約掛號(可預約30天以內的號源)
登錄華西醫院官網 www.cd120.com,注冊成為網站會員,并綁定就診卡,按網站提示進行醫生查詢和預約。預約成功后按提示時間持卡到門診大樓二、三樓114取號臺繳費、取號。
3.微信預約掛號(可預約30天以內的號源)
登錄微信并關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公眾服務號,按微信提示綁定就診卡,并按提示進行醫生查詢和預約。預約成功后按提示時間持卡到門診大樓二、三樓114取號臺繳費、取號。
4.門診(現場)預約
自助機預約:門診現場各區域的自助掛號機預約(可預約30天內的號源),需要銀行卡(銀聯卡)進行支付;
醫生診間預約:由醫生根據病人就診需要預約,可預約2個月以內的號源,需在預約后1小時內取號;
護士咨詢臺預約:協助醫生對需定期復診病人進行預約,可預約2個月以內的號源,需在預約后1小時內取號。
5、自助終端預約掛號(可預約60天以內的號源)
持華西健康龍卡、華西健康靈通卡、郵政儲蓄卡在省內相應銀行網點的BSM自助查詢終端預約掛號,自助繳費、打印掛號憑條,該憑條等同于掛號單,無需另外取號,持掛號憑條和就診卡就診即可。
華西醫院是當今全世界單點規模最大的醫院,中國西部疑難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是衛生部直屬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在衛生部2010年、2011年“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評估中有16個??七M入國家臨床重點???。
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于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云集,名家匯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1953年,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并,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回望歷史,從1892年的西醫診所,到現在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臨床醫學院及醫院,歷代華西人通過一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建成了當今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進展迅速,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在教育部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中,我院臨床醫學排名并列第四、中西醫結合排名全國第四、護理學排名全國第二;現有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9個,重點培育學科2個;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中,我院已有32個??七M入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數量名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坡曌u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二?,F全院已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1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24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150人擔任省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人力資源結構逐步優化,漸趨合理。
醫療方面,華西醫院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醫療水平處于全國先進行列。醫院運行院區占地五百余畝,業務用房60余萬平方米。設有成都國學巷本部及溫江醫療院區,全托管成都上錦南府醫院(簡稱“上錦分院”),各院區服務功能定位明確:院本部床位4100張,以診治疑難危重疾病為主;溫江院區床位200張,以診治康復、腫瘤及慢性疾病為主;現擁有13個省級醫療質控中心。全院設有44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1萬余在職人員。門診設???、專病門診200余種,最高日門、急診服務量18000余人次;有國際標準手術室85間,日均外科手術300余臺;有核磁共振8臺、螺旋CT機5臺、PET-ECT 2臺、伽瑪刀、X—刀、血管造影儀、直線加速器、大型自動生化儀、各類內鏡、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等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診療設備。2014年門、急診量491萬人次,出院病人22萬人次,手術13萬臺次,平均住院日9.60天。醫院持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斷開拓醫療新技術,各項終末醫療質量效率指標取得明顯提升,患者醫療安全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近年來不斷創新優化門診預約體系、多學科聯合門診、通科門診、日間手術流程等醫療服務模式,患者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在成人活體肝臟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創治療、心臟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胰腺炎、胃腸微創手術、臨床麻醉、影像醫學、核醫學等多個領域處于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教學方面,華西臨床醫學院是中國著名的高等醫學學府,有完整的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體系。全院在職高級職稱專家727人,包括博士生導師242名、碩士生導師31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10名;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華西臨床技能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學生臨床技能訓練基地,臨床技能訓練設備設施價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中心是美國心臟協會(AHA)在中國大陸首家授權認證培訓基地、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亞洲首家認證教育機構、英國皇家外科醫師協會(RCS)認證教育機構、首批國家級臨床技能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首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心血管內科??漆t師準入考試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考試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
本科教育設臨床醫學(含5年制和8年制)、護理學、醫學檢驗、眼視光學、醫學影像技術、康復醫學6個專業/系。研究生教育有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全院共有碩士學位點34個、博士學位點33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自2000年開始,在中國大陸率先開展面向社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已經拓展到規范化住院藥師、住院技師和住院護士培訓;十余年來為全國,特別是西部地區培養輸送了5000余名三基扎實、素質過硬的醫學人才。積極推動醫學教育國際化,每年招收本科留學生100余人,覆蓋全球28個國家;留學生畢業后獲美國加州醫學會,以及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醫學會認證,具備注冊行醫資格。
目前全院全日制本科生2285人、在讀博士生572人、碩士生1255人,港澳臺及外籍留學生620人,在站博士后61人;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各類精品課程18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近年主編出版教材200余本,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34部,獲評國家級精品教材8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好評,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
科研方面,華西醫院是中國重要的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在201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上,華西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一;同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我國首批唯一入選“2011協同創新計劃”生物醫藥類項目的牽頭單位;牽頭的“國家生物治療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已獲批立項并正在建設中。
醫院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中心開放實驗室34個;設有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國家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GLP),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西藥和中藥GCP),國家新藥藥效評價中心,國家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檢驗機構等。近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973、863、科技支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計劃項目700余項,年均科研項目經費上億元。近五年來獲各級政府科技獎90余項;申請專利490余項,已獲專利授權270余項;發表科技論文在全國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其中被SCI和MEDLINE收錄及表現不俗科技論文數量連續多年名列全國第一。
目前,華西醫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條專業從事醫藥成果轉化的華西轉化醫學研究鏈。2012年在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區政府支持下共建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并獲批成為國家科技部“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整合“政-產-學-研-資-用”轉化醫學資源優勢,搭建了面向全國的、開放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加速醫藥科技成果轉化; 2014年底獲批建設省內首家轉化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此同時,醫院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各開放實驗室、公共技術平臺、國家GLP中心、國家GCP基地、國家靈長類實驗動物基地(國家級獼猴繁育基地,種群規模3000余頭)、國家新藥藥效評價中心等平臺,構建了從原始研發到生產流通的新藥創制的創新產業服務鏈。
管理方面,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院領導班子及管理團隊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刻分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教學改革、科研體制創新、人事制度與薪酬體系改革、職工關愛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管理改革實踐,為學院/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歷次醫院管理年活動及各類專項工作中,華西醫院均取得優異成績并多次獲得表彰。自2008年以來,先后榮獲亞洲醫院管理金獎4項、銀獎3項,是中國大陸醫院獲評該獎項目數最多的醫院;榮獲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
后勤保障方面,我院依托信息化平臺的有力支撐,在設備采購、物資配送、耗材管控、設備維保、基建管理、動力運行保障、能耗管理、安全保衛、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醫保業務核算、膳食保障等方面持續推動漸進性的改革,構建起一套現代化的后勤保障體系,培養了一支敬業務實、高效專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干隊伍,充分保障了醫院業務的高速發展。華西醫院是全國首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多年來能耗均低于業務增長量;連續多年獲評省市公安系統平安示范先進單位;后勤支持保障體系建設項目獲得中國醫院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際交流方面,學院/醫院長期以來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特別是與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的高端合作。近兩年來同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梅奧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會醫院、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牛津大學圣愛德蒙學院、匹茲堡大學、美國Thomas Jefferson 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病兒醫院、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及西澳大學等30余家國際知名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與美國、加拿大、丹麥、日本、瑞典等國合作開展項目30余項;主辦/承辦大型國際會議49次,接待來訪外賓4600余人次,參加國際會議及境外學習4200余人次;分批次派出醫、護、技管的組合團隊赴境外頂尖醫療機構學習交流,開拓國際視野,認識自身差距,尋找合作契機。
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醫院承擔起“國家隊”的光榮使命,在大型公共突發事件中沖鋒在前,出色完成多項應急救援任務;同時充分發揮社會公益性區域輻射及引領作用,通過對口援建、管理與技術輸出、進修學習等形式,特別是華西遠程醫學網絡平臺,主動將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充分帶動了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及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在2015年公布的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貢獻度排行榜上總分位列全國第一。
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抗震救災中,作為離震中最近的國家級大型綜合醫院,華西醫院擔當了疑難復雜危重傷員救治中心、災區醫院技術支援中心和省外醫療隊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傷員數量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創下世界重大災難醫療救援史上的許多奇跡,被官方媒體譽為抗震救災醫療戰線的中流砥柱,被黨和國家領導人贊譽為“不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術”,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英雄群體”的光榮稱號。在玉樹地震、彝良地震、蘆山地震、魯甸地震,以及國內、尤其是西部地區其他重大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中,華西醫院幾乎都第一時間出現在救援現場,發揮了“國家隊”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選派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團隊組建國家醫療隊支援藏區、派出優秀專家支援新疆地區學科建設、抽調專家參加國家醫療隊并擔任隊長援助非洲等,都充分體現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作為“國家隊”的社會擔當。
醫院長期承擔國家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及骨干醫師培訓等工作,通過派駐人員定點幫扶、查房指導、管理培訓、設備支援、雙向轉診、遠程教學及疑難會診等形式,支援了甘孜州人民醫院、石渠縣人民醫院、雅江縣人民醫院、儀隴縣人民醫院、天全縣人民醫院、井研縣人民醫院等十余家基層醫院,對促進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其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招收進修學員(包括長期進修學習、短期專項技術學習、短期參觀學習等)超過2000人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使培訓學員成長為基層醫院、尤其是省、市、縣級等二級以上醫院的技術骨干。依托華西遠程醫學網絡平臺建立的華西特色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體系,已覆蓋全國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74家醫療機構,每年為基層培訓醫務人員37萬人次,遠程指導疑難重癥病人診治超2400例次。
醫院的發展業績和管理水平獲得了各級黨政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及主流媒體的一致贊譽。每年與醫院相關的數條次新聞資訊在包括人民網、光明網、中央電視臺、《健康報》等傳播媒介廣泛傳播,連續多年被獨立第三方調查評選為“全國最受歡迎三甲醫院” 前十強、“醫療機構最佳雇主”前十強。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回眸間,華西已走過120余個春秋。如今的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恰如詩圣杜甫絕句中的“萬里船”一般;這艘巨輪承載了歷代華西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鐫刻了華西悠久厚重的文化積淀和精神風骨,在歷經百年崢嶸歲月和近二十余年飛躍式的發展后,又駛向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面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華西人將堅守“關懷、服務”之理念,遵循“厚德精業、求實創新”之院訓,深刻思考、精心謀劃、科學考量、合理布局、凝心聚智,共同繪制出一幅能順應醫改新局面、強化核心競爭力的發展“航程圖”,最終劈荊斬浪、沖出夔門、奔向大海,向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學院/醫院的目標揚帆遠航。
華西醫院網友推評疾?。悍伟?、甲亢、乳腺癌、心臟瓣膜性疾病、風濕性心臟病、肝癌、紅斑狼瘡、乙肝、食道癌、斜視、甲減、胰腺炎、心率失常、腎移植、抑郁癥等。
華西醫院患友熱薦醫生:
車國衛大夫,擅長肺癌的診治,好評度100%。
張爾永大夫,擅長心臟瓣膜性疾病、心臟搭橋外科治療,“醫療技術上一絲不茍,對待病人又和藹可親”
楊慶大夫,擅長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深受患者好評。
于南大夫,擅長放射性核素治療甲狀腺疾病,“為人謙和,對病人有耐心,經驗豐富,留給病人自己的電話方便外地病人及時咨詢問題,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大夫”。
呂青大夫,擅長乳腺癌以及乳腺腫瘤,“一位好大夫,醫德高尚、醫術精湛”
文天夫大夫,擅長肝癌以及肝移植,患者對于文大夫的醫術和態度方面都非常滿意。
黃宗文大夫,擅長胰腺炎。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炎方面,深受患者好評。
華西醫院門診部共開展216種??茖2¢T診,每天門診時間上午8:00-11:45;下午12:30-17:30,星期六、星期日開設有業余門診。
掛號時間:
周一: 7:00—17:00
周二至周五: 7:30—17:00
周六: 7:30—16:00
周日: 7:30—11:30 下午休息
注:(中午11:30—12:30為午間吃飯時間)
掛號注意事項:
1、初診病人,請買病歷本,復診病人請自帶病歷。
2、請自備小鈔,錢和票據請當面點清。
3、周六和周日為業余門診時間。
4、需辦理預約號的病人,請到一樓預約處辦理。
預約掛號須知:
一、預約時間:
周一至周五:7:30—17:00
周六上午: 7:30—11:30
二、周一至周五可預約周內的號,周五開始可預約次周的號。
三、若遇醫師臨時出差、停診,以當天安排為準。
華西醫院地址:成都外南國學巷37號
電話:總機:028-85422114 028-85422286(急診室) 028-85553329
乘車路線:
航空:
雙流機場-----303路公交或機場大巴-----人民南路三段北 下車
鐵路:
火車北站-----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火車南站-----16路公交-----人南路三段北 下車
汽車:
城北客運中心-----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荷花池車站-----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北門汽車站-----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五塊石汽車站-----99路公交-----人南路三段北 下車
九里堤客運站-----109路公交-----小天竺區 下車
茶店子客運站-----82路公交-----漿洗街 下車
百花中心站-----82路公交-----漿洗街 下車
石羊場中心站-----28路公交-----漿洗街 下車
金沙車站-----110路公交-----漿洗街 下車
城東客運站-----503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城南十陵客運站-----301路公交-----老南門大橋 下車
高筍塘汽車站-----45路公交-----人南路三段北 下車
昭覺寺汽車站-----45路公交-----人南路三段北 下車
雙橋客運中心-----49路公交-----新南門汽車站-----8路/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五桂橋中心站-----49路公交-----新南門汽車站-----8路/28路公交-----簧門后街 下車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國學巷37號(本部),成都市高新西區尚錦路253號(上錦院區)
行車路線 :
雙流機場乘坐303路公交或機場大巴在人民南路三段北下車;火車北站乘坐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火車南站乘坐16路公交在人南路三段北下車;城北客運中心乘坐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荷花池車站乘坐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北門汽車站乘坐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五塊石汽車站乘坐99路公交在人南路三段北下車;九里堤客運站乘坐109路公交在小天竺區下車;茶店子客運站乘坐82路公交在漿洗街下車;百花中心站乘坐82路公交在漿洗街下車;石羊場中心站乘坐28路公交在漿洗街下車;金沙車站乘坐110路公交在漿洗街下車;城東客運站乘坐503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城南十陵客運站乘坐301路公交在老南門大橋下車;高筍塘汽車站乘坐45路公交在人南路三段北下車;昭覺寺汽車站乘坐45路公交在人南路三段北下車;雙橋客運中心乘坐49路公交在新南門汽車站轉8路/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五桂橋中心站乘坐49路公交在新南門汽車站轉8路/28路公交在簧門后街下車。
電話 :
028-85422286(急診室),028-85422114(查號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現為國家臨床重點???,是西部地區疑難危重心血管病診療中心。2008年,心臟內科被衛生部評為介入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先心病介入),承擔著為四川省及西部地區培訓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人才的任務。2012年心臟內科順利通過四川省重點學科復評。作為國家心血管臨床新藥試驗(GCP)基地,我科承擔了多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
心臟內科創建于1954年,原為四川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心血管組。羅德誠教授為第一任行政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在上世紀60年代,心臟內科已經確定了在西部地區心血管疾病防治領域的中心地位。我科現任主任黃德嘉教授,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心血管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心臟內科現有工作人員169人(醫生50人,護士105人,醫技部門技師1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1人,副高級職稱13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0人。95%以上的醫生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90%以上的護士具有大學本科或大專學歷。80%以上的醫生先后赴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修學習。目前,每年有10-20名醫生出國參加國際心臟病學術會議及短期培訓,及時將國際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帶回來為病人服務。心臟內科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家大學醫院心臟科,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合作關系。高素質、高學歷,保持了華西百年優良傳統的醫護隊伍,使我科的醫療、護理質量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與國外同行的廣泛交流,不斷引進歐美國家的高新醫療技術,及時解決臨床疑難問題。
心臟內科現有床位215張(2病房84張,16病房84張,CCU17張,上錦分院30張),擁有7間心內科專用心導管室、超聲心動圖室(超聲心動圖儀7臺,1臺便攜式床旁超聲心動圖機)、心電圖室、運動平板試驗室及動態心電圖室。
心臟內科先后開展了多項心血管疾病現代治療的關鍵技術,包括了冠狀動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二尖瓣球囊成形術、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肥厚型心肌病室間隔化學消融術、雙心室起搏(CRT)治療心力衰竭,三維電解剖標測指示下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病理性室速等。心臟內科在國內率先開展雙心室起搏治療心衰,射頻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幾家醫院之一,目前病例數居于全國首位。
心臟內科介入治療例數居西部地區首位。其中射頻消融例數占全省42 %,房顫及病理性室速消融占90%,CRT占54.5%,ICD占61.7%,起搏器置入占22%,冠脈介入治療占25.6%,先心病介入治療占31%。近三年來,心臟內科每年收入住院治療的病人超過8000多例,接收來自四川省、西南、西北及西藏等地醫院轉診的病人,其中危重疑難病人占92%,搶救成功率達97%,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心。
心臟內科從1978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從1996年起被批準為博士生培養點,至今共培養了大批碩士及博士。心臟內科亦為博士后流動站?,F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0人。2007年,心臟內科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獲得好評。近三年來,心臟內科共獲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獲得國際合作項目23項,省、部、廳級科研項目23項。近三來,以心臟內科為通訊作者單位發表的SCI全文有55篇,最高影響因子31.718,累積影響因子202.724。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泌尿外科專業之一,在泌尿外科領域擁有雄厚的基礎,一直是我國泌尿外科疾病、微創泌尿外科和腎臟移植的醫療、科研、教學中心,其整體學術水平長期位居全國前列。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及博士后流動站,是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西南微創泌尿培訓中心,并與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強強聯合獲得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在亞洲地區首家認證的教育機構,并于2012年底成立了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西南泌尿系結石治療中心。2012年泌尿外科通過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審批后,泌尿外科的醫教研工作也邁入了新的歷程。
首先,目前泌尿外科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截止2013年底共有在職醫師3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7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6人;具有醫學博士學位醫師23人,16名40歲以下中青年醫師中15名醫師為博士畢業。在職護士88人,其中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9人,本科及以上學歷23人,另外還有在職技師3人。已有10余人先后在美國、英國、加拿大、香港等地留學。目前有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1名,委員1名,其余多人分別在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腫瘤學組、微創學組、結石學組、尿控學組、腎移植學組、基礎學組、護理學組任委員。還擁有四川省泌尿外科學會、器官移植學會、男性學會的主任、副主任委員,四川省性學會理事長,成都市泌尿學會主任、副主任委員,有多名專家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有8名專家分別在中華泌尿外科雜志、中華器官移植雜志、中國男科學雜志、國外醫學器官移植分冊、中國腔道泌尿外科雜志、中國循證醫學雜志、臨床泌尿外科雜志、實用癌癥雜志、華西醫學、四川醫學等任編委。獲多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近5年平均每年在國內外核心專業雜志發表論文超過50篇,累計有超過百篇為SCI收錄。自1978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設立博士點至今,共培養碩士生、博士生逾200名,為各級醫療單位及泌尿外科專業輸送了大量骨干力量。每年還在全國范圍內招收泌尿外科進修醫師及護士20多名。
其次是擁有先進的設備條件,華西泌尿擁有齊全、一流的現代化泌尿外科檢查和手術設備。目前有六間層流標準手術間,另有層流的安置泌尿檢查臺手術間一間,層流的膀胱鏡檢查治療室一間,尿流動力學檢查室一間,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室一間。擁有多套Olympus經尿道手術系統、Olympus高清電子腹腔鏡手術系統、輸尿管腎鏡、經皮腎鏡、軟性輸尿管鏡和膀胱鏡、EMS超聲碎石系統、鈥激光治療系統、Ligasure血管閉合系統等設備、AMS綠激光治療系統,Lifeport腎臟灌注運輸系統,顯微鏡系統等,為開展一系列的泌尿外科、微創及腎移植手術提供保障。擁有先進的德國Donnier體外沖擊波碎石機,為泌尿系結石患者提供創傷小、恢復快的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擁有GE泌尿檢查臺、C臂x光機和彩色超聲機各一臺。為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手術中定位等提供保障。早在1985年就開展尿流動力學臨床檢查與科研,現購最新一代的Dantec全自動尿流動力學檢測儀,開展全套尿流動力學檢查。此外,我科還于2010年底開始大力開展泌尿日間手術,不僅降低了患者治療費用,還增加了病床使用率,縮短了患者等待手術時間,并榮獲2013年亞洲醫院管理獎費用降低類銀獎。
科室已開展業務覆蓋泌尿外科所有亞專業,包括泌尿系腫瘤、前列腺疾病、微創、結石、尿路修復與重建、男科、腎移植、女性泌尿等。目前華西泌尿門診量超過12萬人次/年。擁有目前國內床位數最多的泌尿外科病房,其中普通泌尿病床197張,腎移植病床31張。年出入院病人現已超過5500人,平均手術臺次600臺/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84年。前身分別為創建于1892年成都仁濟醫院內科及創立于1937年的成都肺病療養院,后者于1953年合并入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其后于1975年設立內科呼吸組,2012年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為我國第一批被批準的碩士點,第三批被批準的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重點學科,2011年被衛生部授予國家臨床重點???。
呼吸科設有1病房、18病房、結核病房、呼吸ICU,上錦院區、溫江院區均設有呼吸內科病房,合計床位311張,為全國床位數最多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之一。同時設有肺功能室、纖維支氣管鏡室等?;谘芯康男枰獙iT設有呼吸病學研究室,為國家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和“985”工程建設平臺的重要成員。有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研究人員從事該領域前沿的科學研究。
科室現有工作人員近200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9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9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3人。90%的醫生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70%的護士具有大學本科或大專學歷。絕大多數醫師均有出國學習或培訓經歷,都有機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我科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多家大學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合作關系。高素質、高學歷,保持了華西百年優良傳統的醫護隊伍,使我科的醫療、護理質量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與國外同行的廣泛交流,使我們不斷引進歐美國家的高新醫療技術,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目前我科每年平均診治門診病人十萬余人次,住院病人萬余人次。主要診斷和治療內科和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如呼吸衰竭、慢阻肺、肺心病、哮喘、肺炎、肺癌、氣胸、胸腔積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血栓栓塞癥等;對疑難病如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肺囊性纖維化等的診治水平居中國西部前茅,常有來自中西部各省市區的病人就診。
還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及面上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及科技部、衛生部、四川省等的多項重大課題的科研任務以及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的多項重大課題。2012年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疲ㄈ珖琶谌?,2011年復旦最佳??坡曌u排名第四,2007年圓滿完成國家重點學科復評、成功保級,在全國的國家重點學科(呼吸系?。┰u分居前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一院)肝臟移植中心依托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華西醫院普外科和衛生部肝膽胰研究室,是在華西醫院肝移植協作組的基礎上,結合各學科的人才、技術優勢而建立的跨學科、跨專業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醫療和研究機構。中心包括72張床位的移植病區、移植免疫研究室及微循環和組織配型研究室。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展了中國西部地區首例臨床肝移植工作。華西肝臟移植中心近10年來,在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嚴律南教授領導下,實施各種術式臨床肝臟移植近800余例,其中親體肝移植260余例,手術成功率達100%,取得良性肝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達87.4%、85.2%及80.5%的良好成績,達到全國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肝臟移植中心專業技術隊伍陣容強大,共有教授、主任醫師8人(均為歐、美、日本等學成回國者),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6人,博士后、博士生30余人。中心科研力量雄厚,近年僅肝臟外科、肝移植就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衛生部、省衛生廳課題、省重點課題3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余項,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1000余篇,其中在國外專業權威期刊和發表論文100余篇;中心教學科研力量強大,擁有四川大學博士后流動站,目前有6名進入流動站工作,4名已完成研究工作離站,已畢業博士研究生36名,碩士研究生50名。中心醫療設備和科研設備先進,擁有全套進口的設備及完備的肝臟移植手術設備五套,可同時完成五臺肝臟移植手術。擁有德國Jostra Rotaflow Medizintechnik靜脈轉流泵,美國紅細胞回收儀,日本東芝術中彩色超聲儀、術中膽道造影裝置,德國Soring超聲刀、氬氣刀凝血系統,德國顯微外科器械、手術顯微鏡,德國CT、MRI,美國DSA、SPECT、雙探頭單光子計算機斷層照相等頂級設備。
華西肝臟移植中心主任嚴律南教授早在80年代初即從事肝臟移植和肝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1987年和1993年兩度在日本京都大學世界著名的活體肝臟移植中心Ozawa教授指導下從事活體肝臟移植工作,之后多次到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世界著名肝臟移植中心學習和交流,現任普外科主任、外科教授、博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肝臟移植學組副主任委員,四川省外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任《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總編輯,中華普通外科雜志等14份雜志編委。近10年來領導完成肝臟手術千余例,肝臟移植近800余例,發表論文300余篇,主編專著7部,多次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心還擁有一大批學有專長,愛崗敬業的青年專家群。
華西肝移植中心將發揮整體的技術優勢,將精湛的肝臟移植技術服務于社會,逐步形成規模,建設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肝臟移植中心,向社會提供長期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一、中心簡介
介入診療中心是在華西醫院原介入病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余年的探索與發展、經歷并嘗試了國內、外既往與現存多種管控模式,在歸納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2013年6月醫院頂層設計、將散亂的介入格局重新整合為“介入診療中心”,嚴格按照國家優質醫院要求和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建設目標,實現了介入醫學的徹底臨床化、專業化、學科化;具備完整的介入醫師、技師、護士臨床與研究隊伍,集介入門診、手術室、病房、臨床、科研及轉化醫學為一體,開展多項介入診療項目、涉及臨床各系統專業疾??;擁有一支真誠熱愛、有責任敢擔當、并懷揣介入夢想的青年介入醫師隊伍,一向信奉“講信譽、重道義、會合作、精業務”的專業理念,即滿足好各臨床專業科室需求又精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微創介入診療服務。
中心擁有多臺先進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超聲、影像導航等介入診療設備,主要承擔除心臟介入之外的外周介入診療(含非血管與外周血管),可開展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規范化的綜合、神經、外周血管三個亞專業方向的Ⅰ~Ⅳ級所有介入手術,年手術量不少于8000臺次;介入中心擁有獨立的醫療與護理單元,目前設中心主任1名、專職護士長1名,經營助理1人,科秘書1人。隨時接受醫學青年才俊來中心考研、進修或規范化培訓,歡迎廣大病員前來質詢與診治。衷心感謝業界同行一直以來對華西介入的關注和鼎力支持!
二、何為介入醫學?
介入學科是現代醫學園地中的一朵美麗奇葩。她的神奇之處在于其診療范圍大、治療難度高,在人體中探幽入微,既能扭轉內科藥物對改變組織結構無能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術對機體大刀闊斧的傷害。所以,介入已經成為今天醫學界的“新寵”,同時介入治療則為與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并駕齊驅的第三大臨床治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學科性,富有美好前景和巨大發展潛力。介入醫學集技術、專業、學科建設三位一體,既是其它學科的支撐平臺、又是臨床一線專業學科。難免有的學者并不將介入視為一門學科而誤認為其是一門技術,但技術于法則之外的是人文和科學;無論是否承認介入是否是一門學科,它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解決既往傳統內、外科遺留下來的臨床難題。介入醫學未來一定是倍受人們重視并為醫患雙方所接受和喜愛的專業與學科。
三、介入專業項目簡介
多種部位的穿刺、活檢、引流,血管與非血管部位的栓塞治療、球囊成形、支架置入以及外科術后并發癥處理。具體包括:腹腔置管引流術、經皮畸形血管硬化術、經導管選擇性動靜脈血樣采集術、經皮注射無水酒精治療腫瘤術、肝/腎囊腫硬化術、透視下異物取出術、經皮經肝食道胃底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膽汁引流術、脾動脈栓塞術、精索靜脈/卵巢靜脈曲張硬化栓塞術、外周動脈/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腫瘤物理消融術(射頻/微波/激光/冷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膽道支架植入術、消化道支架植入術; 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透析瘺管再通術、肺動脈經導管溶栓術、血栓清除術、腎動脈(含其他內臟動脈)血管擴張成形術、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止血為目的)、脾/甲狀腺動脈栓塞術(消除功能為目的)、上/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與取出術、腎/肝移植術后血管吻合口狹窄血管擴張成形術、血管內異物取出術 、布-加綜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術、動/靜脈藥盒植入術等。
四、適于介入治療的主要疾病
1、出血性病變:肺部和支氣管疾病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潰瘍、血管畸形、肝硬化門脈高壓導致的食道下段及胃底曲張靜脈破裂)、肝脾腎等實質臟器外傷出血、外科術后出血、異位妊娠與破裂大出血等;
2、腫瘤性病變:惡性腫瘤(肝癌、肺癌、胰腺癌、腎癌、賁門癌、直腸癌、骨腫瘤等),良性腫瘤(肝血管瘤、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
3、血管性病變: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阻塞、動脈瘤、動靜脈瘺/分流及血管瘤、靜脈血栓,布加綜合征等;
4、空腔臟器病變:良惡性膽道梗阻(梗阻性黃疸)、輸尿管梗阻、良惡性食管、氣管狹窄;
5、骨與關節疾?。貉甸g盤突出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椎體血管瘤、骨質疏松癥等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及椎體轉移性腫瘤等;
6、神經系統疾?。耗X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及頸動脈海綿竇瘺(CCF)等;
7、其它疾?。浩⒐δ芸哼M、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等。
五、凝練介入亞專業方向
1、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及其并發癥的TIPS治療(李肖)
2、神經介入方向(謝曉東)
3、腹部介入方向(盧武勝)
4、腫瘤介入方向(廖正銀)
5、腫瘤介入方向(官泳松)
六、介入中心主要成員簡介
1、介入中心主任:李肖
2、介入中心護士長:李偉
3、介入亞專業負責人:盧武勝/謝曉東/官泳松/廖正銀/李肖
4、介入中心秘書:趙巍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一直以“向所有消化系統疾病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為科室發展宗旨,高超的醫療技術和一流的體貼服務享譽西南地區,在消化疾病診治方面深受眾望。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以治胃腸、肝膽及胰腺等疾病著稱,是四川省消化疾病疑難重癥集中的科室,全科專家定期進行疑難病案討論,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F有病床138張,醫護人員中高級職稱10人?,F職醫生中95%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醫護人員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及人文素質,關心病人疾苦,講究醫療服務藝術,對臨床診治工作精益求精,表現出較高的醫療水平,并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區診治消化系統危急重癥享有很高聲望,搶救成功率達90%受到病人的信任和贊揚,不少患者從外地慕名專程趕來求治。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還擁有西南地區唯一的內鏡中心,具有先進的電子內鏡檢查設備,每年胃鏡、結腸鏡、膽道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超聲內鏡等共20,000例次。內鏡下的化療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食道支架置放術、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鼻膽管引流等,先進的內鏡下微創治療使 很多患者受益,避免了大手術的痛苦。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眾多科研人員將依托于人類疾病多肽研究室的先進實驗設備及創新的科研思維,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在基礎及臨床研究中積極開展創新性研究,以科研帶動臨床水平的提高。將科研新成果運用于臨床,服務于廣大患者。
在新的世紀,我科全體醫護人員將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不斷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為廣大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創建于1954年,1981年獲神經病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我國最早建立神經病學碩士點的學科之一;2003年被授予博士點;2004年獲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成立四川省癲癇防治中心。是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神經內科??埔呻y重癥診療中心。神經病學教學2006年獲省、校、院三級精品課程稱號,并成為衛生部西部地區神經病學臨床醫師和護士的培訓基地。
神經內科現有醫師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博士導師5人,碩士導師5人,講師16人。護士68人,其中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5人,講師1人,護師25人。
神經內科在全院最早開展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現開放床位220張,2010年出院病人9,600余人次。
神經內科年門診量超180,000人次,設有腦血管病、癲癇、頭暈頭痛、認知障礙、帕金森病、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與脫髓鞘疾病、周圍神經與肌肉疾病等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腦卒中(中風)、頭暈頭痛診斷、治療(包括血管內介入支架置入)與預防;癲癇特別是難治性癲癇的診斷治療與手術前評估;帕金森病診斷治療與手術前評估;認知障礙、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炎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多發性硬化等脫髓鞘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肌張力障礙的診斷分類與治療,包括肉毒素治療面、頸部肌張力障礙等;并具備神經、肌肉活檢等病理診斷技術對遺傳性及其他類型周圍神經與肌肉疾病進行診斷、分類、咨詢與治療。
門診的神經電生理檢測中心,設有神經電生理,腦血管,神經心理等檢測室,在業務嫻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操作下,為病人提供及時準確的輔助診療服務。
神經內科在腦血管疾病,癲癇,神經變性及神經疫疾病與神經電生理的研究方面,已形成了穩定且有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擔了國際合作,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攻關課題等科研項目28項,已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3項,近5年發表論文533篇(其中SCI收錄118篇),專著10余部?;拘纬闪丝蒲兄笇Р⒅С峙R床醫療實踐,臨床醫療實踐促進科研進步的良性發展環境,以高水平的專業隊伍與技術為廣大患者提供溫馨、耐心、細心的服務。
華西醫院腎臟內科1986年正式建科。當時病床25張,醫生9人,建有西南首家腹膜透析及培訓中心,血透機3臺。至2007年,腎臟科現已建成擁有開放床位187張的大型???,??崎T診量7.5萬 人次/年, 腎活檢 800~1000例/年,病房年收治病人數近5000人次。華西腎臟內科現有血液透析機65臺(其中血液透析濾過機12 臺), CRRT機 15 臺,維持性血透患者數量門診250人、住院80人(48000人次/年), CRRT治療 4000 例次/年。每年行臨時導管置管術1800多例,Cuff導管置管術120多例,內瘺手術700余例?,F有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70人,2010年9月在科室倡導腹透優先(PD first)政策的推動下全年新增腹透患者152人。血液透析中心廣泛開展了各種血液凈化技術,包括CRRT、人工肝等。我科CRRT整合急診醫學、重癥醫學、中西醫結合等學科,在利用CRRT搶救重癥急性腎衰竭、重癥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在全國已有較大的影響,并已形成新的研究方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腎臟與其他多學科的整合與交叉的“邊緣學科研究”將也是拓寬和完善腎臟病研究領域的手段之一。每周臨床病理討論對腎臟疾病的診治水平及標準化治療方案在西部地區有較高聲譽。經過近20年的積累,在前輩的帶動和全科的共同努力下,腎臟科整體科研水平迅猛發展。在糖尿病腎病、CRRT、循證腎臟病學、免疫腎炎、移植腎病、腎臟纖維化等亞專業方向上已形成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的發展和研究方向,并開始分亞專業建立臨床信息資料庫,是今后臨床和以臨床為基礎的實驗研究的寶貴資源。
華西腎科現已形成一支以老一輩專家許國章、余廷龍、劉先蓉教授等為指導,以中華腎臟病學會全國常委黃頌敏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付平主任、陶冶、米緒華副主任為領導班子,中青年學術骨干為主力,梯隊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F有正高職稱8人,副高職稱7人,博士導師2名,碩士導師8名。并已形成糖尿病腎病、CRRT、循證腎臟病學、免疫腎炎、移植腎病,腎臟纖維化等亞專業發展和研究方向。護士在編76人,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1名?,F有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全國常委1人,全國青年委員1人,20人次為腎臟病專雜志編委和特約審稿人,3人任全國腎臟病相關學會常委。2人任省、市腎臟病專委會主任委員,6人次任省市腎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常委和委員,1人任成都市護理學會內科專委會主任委員。近5年,科室已派出10人次出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進修培訓,均學成歸國。腎臟科2007年已通過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GCP中心認證可承擔臨床藥物驗證;2007年通過四川省衛生廳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初審立項評審,2010年復審授牌;2008年通過四川省教育廳重點學科評審?,F為四川省教育廳和衛生廳雙重點學科。
華西腎臟內科近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基金1項,青年基金2項,主任基金1項,教育部基金2項,國家科技部重大科研項目骨干單位1項,及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縱向課題經費近40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三完成單位),中華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獎 三等獎(排名第二),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第二完成單位)、三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橫向課題27項,經費450萬元。近5年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文章400余篇,SCI文章近30篇,主編腎臟病專著2部。護理方面著書3本。每年在研多中心臨床藥物及器械3-5項。專利產品-CRRT基礎置換液2008年獲準國家五類新藥并上市,為國內唯一上市銷售置換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末,是我國醫學院校中最早建立的專業之一,至今已有50余年歷史。在老一輩的內分泌專家如梁藎忠教授、鄧尚平教授、張存泓教授等的親自領導和培育下,經過該學科幾代醫務工作者的艱苦努力,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西部地區一流水平、在全國內分泌學界有重要影響的醫學???。內分泌科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科教研室的分科,內科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四川省重點學科,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藥理基地內分泌專業基地。目前有醫生28名(含退休反聘7名)其中教授或主任醫師12名(含退休返聘5名),并聘請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講座教授1名,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9名(含退休返聘2名),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0名,主治醫師2名,??谱≡横t師5名,護士26名 。
目前科室住院部共有93張病床,2012年華西醫院尚錦分院增設床位17張。門診則由17位教授(主任醫師)和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輪流出內分泌專家門診(具體見"專家一覽"),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均有2~3位專家同時應診,周六上午也有副高以上的專家應診。梁藎忠教授、李秀鈞教授、張存弘教授、魏松全教授等著名內分泌專家輪流在名老專家會診中心應診。年門診診治病人近50000人次??剖夜灿?個亞專業:糖尿病, 糖尿病足,甲狀腺, 代謝性骨病,垂體-腎上腺疾病,兩個實驗室:內分泌代謝病研究室,以科研工作為主(同時受醫院科研部管理);激素測定中心,以臨床工作為主,同時在行政上受實驗醫學科管理。三個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糖尿病足診治中心(冉興無任中心主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美敦力糖尿病強化治療教育培訓中心(冉興無任中心主任),糖尿病醫療教育中心。同時也是四川大學骨質疏松癥醫療教育中心(陳德才任中心副主任)和華西醫院垂體相關疾病診治中心(余葉蓉任中心副主任)的主要成員??剖壹夹g力量雄厚,解決了大量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疑難重癥的診治問題,對諸如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胰腺,腎上腺,性腺,甲狀旁腺,以及糖尿病,脂代謝異常,痛風,代謝性骨病等各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及代謝性骨病方面的診治更具優勢。去年,科室聯合外科、放射科等科室先后成立了"糖尿病足診治中心"和"骨質疏松治療教育中心",為糖尿病足和骨質疏松的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隸屬于內分泌科的糖尿病胰島素研究室和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目前承擔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 "糖尿病醫療教育中心"和科室創辦的糖尿病教育刊物"華西聯誼" 宣傳糖尿病和肥胖癥防治知識,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華西醫院胸外科創立于1954年,由我國胸外科學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胸外科專家楊振華教授擔任主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胸心血管外科專業之一。1978年獲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1993年獲臨床學博士學位授權。1994年創辦《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1997年創辦《中國肺癌雜志》。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學科”。2006年,成為衛生部胸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11年復旦大學全國醫院??坡曌u排行版第4名,2011年獲評衛生部全國重點???排名全國第3。
華西醫院在國內胸外科領域有著輝煌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率先在國內開展上腔靜脈置換術、左心房部分切除術、體外循環下肺動脈主干/主動脈部分切除治療局部晚期肺癌。食管分層吻合技術、胸內食管胃半機械吻合術均具國內先進水平。在最近十多年,微創技術在華西胸外科得到巨大發展,率先在國內開展全胸腔鏡肺葉(癌)切除術,并在國內廣泛推廣。大量開展了微創胸腔鏡食管癌手術及縱隔手術??剖疫€率先在我國開展非體外循環下雙肺序貫移植手術,并取得成功。
胸外科現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臨床醫師達60%,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7人。其中,1人擔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青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3人被評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被評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01~2010年已培養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30人,碩士研究生60人。胸外科現有核定普通床位數148張,(19病區胸外科84張,18病區呼吸綜合病房24張,上錦南府院區40張),并與心臟大血管外科共用ICU床位20張?,F設8個醫療組,每年門診量15000余人次,2011年普胸外科手術2200余例。
已開展的手術包括:1) 氣管手術:氣管腫瘤切除術,隆突切除成形術。2) 肺手術:肺葉切除術;支氣管肺動脈袖式成形肺葉除術;全肺切除術;肺段切除術;肺減容術等。3) 食管手術:食管、賁門癌切除,胃食管吻合術;食管癌切除,結腸代食管術;Heller's術;食管平滑肌瘤摘除術;食管抗反流手術;食管破裂修補術;食管憩室切除術等。4) 膈肌及縱隔疾病手術:外傷性膈疝修補術,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縱隔內巨大腫瘤切除術,胸腺瘤切除術,胸腺擴大切除術等。5) 胸壁及胸膜腔疾病手術:胸壁良性腫瘤切除術;胸壁惡性腫瘤切除、胸壁修補重建術;膿胸廓清術;慢性膿胸纖維板剝脫術;胸膜間皮瘤切除術等。6) 胸腔鏡手術:肺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支氣管、血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術;肺大皰切除術、胸膜固定術;肺良性腫瘤切除術;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肺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重癥肌無力全胸腺切除術;食管癌切除術;食管平滑肌瘤摘除術;食管憩室切除術;食管肌層切開術;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胸導管結扎術;交感神經干切除術;漏斗胸矯治術。7) 縱隔鏡手術:縱隔鏡下食管癌切除術;縱隔淋巴結活檢術。8)肺移植手術:各類肺部終末期疾病的單肺移植以及雙肺移植術。
其中各種疾病均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1)肺癌和食管癌的規范化治療:科室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探討肺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院內多學科合作對肺癌、食管癌的術前評估、手術指征、規范化手術方案、術后綜合治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系統方案,強調根據臨床分期結合基因檢測結果制定腫瘤個體化治療方案。2)微創化手術和快速康復:微創胸腔鏡手術涵蓋了所有胸外科常見病種,結合快速康復理念和措施,手術質量和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大大提高。單向式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是其特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3)胸部各種疑難雜癥和高難度手術:胸外科在數十年上萬例手術病例積累的基礎上,對胸部各種復雜手術和高難度手術的處理有豐富的經驗。例如:左心房部分切除術治療局部晚期肺癌、體外循環下肺動脈主干/主動脈部分切除治療局部晚期肺癌、經心包內處理肺血管肺癌切除術、中央型肺癌行肺癌切除并隆突切除成形術、肺癌行支氣管和血管雙袖式切除術;上腔靜脈切除置換手術;胸壁切除、肺動脈切除置換等復合性上腔靜脈切除置換手術;氣管腫瘤切除術;巨大縱隔腫瘤切除術;結腸代食管消化道重建手術;氣管食管瘺一期切除消化道重建術;以及各種復雜胸腔鏡手術等。4)醫護一體化模式:開展醫護一體化整體醫療服務模式,為患者圍術期治療提供高質量的快速康復服務。
胸外科常年承擔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及預防醫學、婦幼衛生專業以及全國各地進修醫師的胸外科教學培養和訓練工作,組織全國胸外科學習班。數十年來為全國各地培養胸外科專業醫師五百多名,培養研究生近百名。華西醫院胸外科是衛生部胸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并作為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主要參與單位獲得了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在亞洲地區的首家認證教育機構??剖疫€參與了制訂食管癌國際TNM分期標準的國際協作項目,衛生部胸外科常見疾病診治臨床路徑的制訂,抗癌協會食管癌診治指南的制訂,以及衛生部肺癌診療規范的制訂。
近年來,本學科堅持學科交叉,臨床與基礎結合,以應用基礎和臨床研究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為主導思想,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宗旨,以服務于臨床病人為目標,促進校內和院內學科交叉,形成了優勢互補、團結合作的學科交叉氛圍,有力地推動了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2001~2010年,承擔或完成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1項、“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2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國際資助項目5項,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國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風濕免疫科始建于1995年,經過15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力量和良好的學術梯隊。目前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權威、實力最強、診療水平最高的風濕病診療中心,對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療技術追上國際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是西部地區風濕病專業率先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科;也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藥物臨床試驗基地。
作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風濕免疫科以四川省醫學會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劉毅教授為學術總帶頭人,林懋賢、楊南萍、劉鋼、石桂秀教授為學術骨干,建立了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病、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生物靶向治療等研究方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F有醫師20名,其中教授(主任醫師)5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講師)11名,護士22名,其中博士學位6人,碩士7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4人。骨干醫師由博士、碩士等中青年專家組成,富有開拓敬業精神?,F有開放床位84張,年門診量約6.6萬人次,年住院病人約2500人次,居全國之冠。
風濕免疫科主要診治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綜合征、痛風、感染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系統性血管炎等風濕性疾病。近年來,科室對風濕病的傳統經典治療進行了臨床規范化,使診療流程更加完備,有效提升了醫療質量。同時還引進多項先進的診療技術,其中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的生物靶向治療,難治性風濕病的免疫吸附治療,高頻超聲、核磁共振診斷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以及即將開展的細胞生物治療使疑難危重風濕病診療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
風濕免疫科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橫向學科研究項目50余項。近年來,風濕免疫科在各級醫療專業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呈上升趨勢,近5年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主編及正在編篡風濕免疫專業書籍多本,具備較強的基礎及臨床科研實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始建于50年代初,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在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中已碩果累累,目前是西南地區該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規模最大的學科。
現有名老專家教授6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14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10人、護士8人,技師8人,每年在讀博士、碩士10多人。每年招收進修醫師10人左右。2010年發表各種論文76篇,其中SCI 4篇,Medline 8篇,統計源期刊61篇,護理團隊4篇。主編書籍1部,副主編及參編書籍2部,參與編譯專業書籍3本。
皮膚科系衛生部皮膚性病臨床藥理基地,每年負責主研或參研皮膚性病數種新藥的臨床應用研究,所有驗證新藥均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認可,也得到醫院藥理基地管理委員會的好評,同時為廣大患者應用新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根本保證。
皮膚科真菌實驗室系衛生部醫學真菌學臨床科研培訓中心。40多年在全教研室努力下,尤其在羅漢超、冉玉平教授潛心鉆研下,積累了豐富的真菌知識,保存了大量真菌標本,每年為全國培養幾十名真菌檢測專業人才,近1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真菌學研究生。該室除完成日常工作外,還承擔西南地區疑難病例會診,尤其對少見深部真菌感染有較深的研究,診斷水平受到全國皮膚科專家的認可。
皮膚科病理室在30多年的努力下不斷壯大、完善,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皮膚病理學知識,保存了大量病理資料,可對各種皮膚病尤其是皮膚腫瘤作出高質量的診斷,年出報告病例近千份。除完成本科日常工作外,還承擔西南地區疑難病理會診,診斷水平受到全國皮膚病理學家的認可。
皮膚科皮膚激光美容中心是西南地區一流的皮膚美容中心,近年來斥資數百萬引進多種國際知名激光儀器,如Medlite C6、賽諾秀的585nm脈沖染料激光、科醫人的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等。中心具有從事皮膚美容與激光的臨床專家、教授和操作技能優秀的中青年醫師/技師??舍槍€人需求及無創性皮膚生物學測量指標進行規范系統治療設計。
皮膚變態反應實驗室創建近20年來,針對皮膚粘膜過敏性疾病的增多,潛心研究常見的過敏原,不斷增加檢測方法,為廣大皮膚過敏性患者及其它過敏性疾病患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檢測報告,為患者盡早脫離過敏原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采用規范的脫敏治療,解除病人痛苦。
皮膚科現有病床54張,病房常年設置一支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責任心強的醫護隊伍,多年來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醫療護理服務,認真履行“關懷、服務”的宗旨,視服務質量為生命。醫護人員在各自崗位上認真履行職責,堅持科主任、教授、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士長各級查房制度,為病人的正確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了根本保證,滿足了病人身心需要,深受病人好評。病房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各級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每年收治各種皮膚性病患者1500多例,尤其對疑難重癥病例的診治更具有獨特之處,痊愈及好轉率達90%以上。
神經外科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最早的神經外科??撇》恐?,也是衛生部全國首批三大神經外科臨床醫生培訓基地之一。老一代神經外科專家吳和光教授、丘瑅光教授、高立達教授等為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貢獻。經過幾代華西人的不懈努力,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學術風格的專業,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并對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2011年復旦大學全國醫院??婆琶形涣械谌?。
目前,神經外科分為腦脊髓血管疾病、前中顱底疾病 、后顱底疾病、神經膠質瘤、脊髓疾病、顱腦創傷、功能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小兒神經外科、神經介入等十個亞專業,并嚴格按照亞專業收治病員??剖椰F有正式床位181張,用于康復及后續治療床位100余張,床位使用率130%,并與成都市內多家醫院建立雙向轉診,病員來自全國各地。神經外科年門診量超過三萬人次,年病人7500余人次,年開顱手術量4400余臺,伽馬刀及血管內介入手術2000余臺。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神經外科基地。專業細化、專病專治、多學科聯合攻關、規范化醫療及手術管理等舉措,使科室越來越成為疑難重癥神經外科疾病診治的中心,疾病構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復雜顱內血管病、顱底腫瘤、腦深部病變、功能神經外科、復雜顱頸交界區病變等,成為了治療的主體,超過手術病例的70%以上。在顱腦外傷、癲癇外科、顱咽管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環枕部先天畸形的外科治療、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經疾病的治療等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科室共有醫師31人,其中正高職稱10人,副高職稱14人,中級8人,有博士學位20人??剖夜灿胁┦繉?人,碩士導師14人,在全國各級學術團體任編任職21人次,包括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腫瘤專委會委員、常委、副主任委員等職務。在省內各學術團體任編任職11人次,包括省市神經外科專委會委員、常委、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等職務。在全國各專業醫學雜志任編任職40余人次,包括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等。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編輯部華西分部于2006年正式成立。
華西神經外科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博士學位(1986年)、碩士學位(1981年)授權點,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神經外科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博士后流動站。已累計培養博士研究生80余名、碩士研究生60多名。目前在讀研究生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5人,碩士研究生20人。年均招收全國進修醫師40余名。
近五年來,科室承擔國家、部、省等各級科研課題50多項,共發表論文600余篇,其中SCI論文46篇,MEDLINE收錄論文9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20多部,獲得省部級多項科技進步獎和科技成果獎多項。并與一些國外醫學中心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目前,顯微神經外科培訓中心及神經疾病研究所已經于2007年投入使用。
如今,科室已建立起了合理的學術梯隊,在繼承學科傳統優勢的同時,瞄準國際前沿,注重新技術的開展和新領域的拓展。以亞專業劃分與發展為契機,以指導臨床應用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為切入點,整合信息學、影像學、材料學的綜合優勢,跟蹤國際前沿研究方向,利用循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和衛生技術評估(health technique assessment, HTA)提供的方法學基礎,力爭向更高的目標發展和跨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膽胰外科是全國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學科。肝膽胰外科診治范圍包括肝臟、膽道、胰腺、十二指腸及腹膜后腫瘤等相關疾病的外科治療、腹腔鏡外科診治,并負責相關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
肝膽胰外科共有醫師11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9人,多位醫師先后在美國、日本、瑞士、德國等著名大學留學或研修。護理人員共28人,包括主管護師4人,護師1人,本科學歷1人。
肝膽胰外科所含專業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療法,包括肝臟移植(尸肝移植和成人間活體肝移植)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為終末期肝病患者獲得了新生;復雜肝癌切除術、肝尾葉腫瘤累及第二、三肝門切除,肝癌行海扶刀(超聲聚焦)治療、射頻治療、介入治療、I125粒子植入等綜合治療,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利用CUSA不阻斷入肝血流的切肝技術,極大地減低了肝臟手術的并發癥;率先開展了術中實時超聲造影技術,大大提高了肝癌的切除率。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手術時機的選擇和手術新方法等新的理念,并成為同行業診治的規范,將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在胰腺癌和胰腺內分泌腫瘤診斷治療具有較高的水平;開展了復雜的胰頭癌根治術和胰體尾癌根治性切除術;開展區域化療和I125胰腺植入放療,提高了藥物對腫瘤的靶向殺傷效應,減少了副作用,有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療領域,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鉤突切除、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等新型手術,是中華外科學會頒布的治療指南的執筆單位。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胰腺移植中心,成功開展了胰腎聯合移植術,使一些晚期糖尿病患者獲得新生。腹腔鏡外科開展了腹腔鏡脾臟切除術、門奇斷流術、肝葉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肝囊腫去頂減壓術、肝膿腫切開引流術、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腔鏡下聯合胸外科行食管賁門肌層切開加胃底折疊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以及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等,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縮短了住院時間。
肝膽胰外科有衛生部肝膽胰疾病研究室,為國家重點學科。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成果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4項,成都科技進步成果獎2項。主編、參編專著:《肝臟外科》、《現代肝臟移植學》、《急性胰腺炎》《實用普通外科手術學》、《活體肝臟移植》等,每年發表專業論文約30余篇?,F有國家、省部級、學??蒲许椖考s10項,科研經費200余萬元。
肝膽胰外科承擔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臨床醫學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留學生及護理專業的教學和臨床技能培訓,先后培養出博士研究生20余人,碩士40余人?,F在讀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10人。同時承擔了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及國內及省內醫療護理支援工作。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是四川省、華西醫院的一個重點臨床科室,始建于1938年,是我國采用現代治療手段治療精神疾病最早的精神病學專業臨床單位,也是我國精神病學界人才培養的發源地。1958年受四川省衛生廳委托開辦精神科醫師培訓班,1978年受衛生部委托舉辦精神科醫師全國進修班,為全國各地,特別是為四川省的各精神病院和綜合醫院的神經精神培養了大批精神衛生專業人才。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1年被國家學位委員會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培養點,95年成立心理衛生研究所,96年被衛生部批準為毒麻藥品濫用研究、治療基地。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無論在醫療、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均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并和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同行在醫療和研究方面建立了較為廣泛的合作。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有一支高素質的醫護隊伍。高級職稱者基本上均為研究生導師,中級職稱的醫師基本上均為研究生畢業,護理人員大多數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最高學歷為碩士研究生。
一.感染性疾病中心簡介:
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是我國西南地區感染性疾病疑難重癥診治中心,目前設有傳染病房、感染病房及感染性疾病研究室。中心現有開放床位150張,并設有名老專家門診、肝炎門診、感染門診、腸道門診;年出院病人3500余例次,年門診量8萬余人次,其中肝炎門診約6萬人次。感染性疾病中心是國家首批設立的碩士、博士培養點及博士后流動站之一,也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機構抗感染專業基地。中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副教授15人,主治醫師9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5人;多人在國內各級專業學會和專業雜志任職任編。
二.感染性疾病中心醫療情況簡介:
傳染病房主要診治法定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炎、細菌性痢疾、傷寒等。傳染病房是西南地區重癥肝病治療中心,具有各種重癥肝炎搶救治療的條件和技術,擁有人工肝治療設施,包括血漿交換治療及MARS治療儀,彩超引導下的肝穿刺活檢設備,在重大傳染病的搶救治療中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對省內外各級醫院疑難重癥傳染病患者的診治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也是四川省及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專家基地,參與各類突發傳染病的現場搶救及指導工作。感染病房主要診治除法定傳染病外的各類細菌、真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所致的各系統感染病。尤其對發熱待診、各類耐藥菌感染、導管相關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術后、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腫瘤患者)感染、肺外結核病、寄生蟲感染等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并對華西醫院各臨床科室、省內各級醫院疑難重癥感染患者的診治發揮著重要的咨詢及指導作用。根據“專病專治”和“醫生跟著病人走”的醫療模式,感染性疾病中心初步設置亞專業為: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療、終末期肝病的診治、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垂直傳播的阻斷、深部真菌感染、耐藥性細菌感染、器官移植后感染、肺外結核病、艾滋病與新發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
三、感染性疾病中心科研平臺及優勢研究方向:
感染性疾病研究室屬于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擁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和實驗動物學研究工作的技術平臺和豐富經驗積累,同時,我們有傳染和感染病房共150張床位的臨床科研基地,還有肝炎和感染特色門診,每年收治大量的病毒性肝炎和各種感染病人,可以充分發揮臨床與實驗室相結合的優勢,對臨床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承擔和完成感染性疾病的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研究、和新藥的臨床研究等課題的條件和能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由在50年代初期歸國的著名專家楊振華教授和楊經國教授創建,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心臟大血管外科中心之一。1957年開展了第一例心臟手術。1962年就開展了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1978年獲得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1993年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權。1994年創辦《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學科”。 2005年榮獲“成都市青年文明號”稱號。2006年成為衛生部心臟大血管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2007年被評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榮獲“成都市十佳青年文明號”稱號。2011年獲評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
心臟大血管外科每年門診量約30000人次,每年完成的各類心血管手術超過2500例,位于國內同類型醫院的前列。開展的心血管手術種類包括心臟瓣膜成形術及置換術、嬰幼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矯治術及“雜交”鑲嵌治療、先心病外科微創封堵術、房顫的外科手術和胸腔鏡微創手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手術、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介入治療及其他心臟疾病的手術。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臨床診治經驗豐富,科研成績顯著,學術氣氛濃厚,科室文化健康,醫德醫風良好?,F有醫生23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9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人。石應康教授擔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張爾永教授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安琪教授擔任四川省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專委會候任主任委員。郭應強教授擔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護士共39人,其中主管護師7人,護師16人,博士1名,碩士1名,本科14名。我科非常重視對外交流與人才培養,與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一流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并多次派中青年醫師、護士到友好醫院進修學習。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心臟大血管外科疾病的診療和研究中心,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高水平心臟大血管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基地,推動了我國西部地區心臟大血管外科診療水平的提高,促進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心血管外科位于華西醫院第一住院大樓十二樓,現有病床76張。設有單人、雙人間病房(配有彩電、電話)及六人間病房,病房均配有中央空調、衛生間、中央供氧、中央負壓及中心呼叫系統等,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另有屬于胸心外科管理下的重癥監護病房和小兒重癥監護病房,均位于第一住院大樓十一樓。重癥監護病房里的每個床位均配備了高性能、高質量的多功能呼吸機、監護儀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為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室平均住院日約12天左右。不少患者從全國各地慕名專程趕來求治。歡迎廣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到我科進行手術治療。
甲狀腺乳腺外科亞專業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甲狀腺乳腺專業中心之一,創始人是徐惠珍教授和陳佩珍教授。歷經40年的專業發展,已由最初的隸屬于普外科專業組獨立成為一個甲狀腺乳腺外科。
目前我科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甲狀腺乳腺治療中心,每年收治近3000例來自全國各地的甲狀腺乳腺疾病患者,在此基礎上,每年均完成大量的疑難??萍膊〉脑\治。在專業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治療體系,并與多個專業如腫瘤科、核醫學科、內分泌科、腎病科、醫學影像科等多科室聯合,針對不同的疾病采用多種不同聯合治療方案,尤其對晚期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使得大量極晚期甲狀腺癌的患者得到完善的治療并取得良好的生活質量。在此基礎上,我科開展多種創新技術,如多元運動神經儀對復雜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的探測等,喉返神經探查吻合術,腔鏡下甲狀腺切除以及超聲刀輔助小切口甲狀腺切除等。在乳腺疾病治療方面,在省內開展乳腺內窺鏡檢查近6年,顯著提高了乳頭溢液病癥的診斷水平;率先在省內開展了乳腺良性腫瘤的微創手術近4年,基本解決了長期以來治療棘手的乳腺多發性良性腫瘤的治療難題。同時與腫瘤科等多專業合作成立了乳腺癌多學科協作中心,開展了乳腺癌的規范化綜合治療,明顯提高了乳腺癌的整體治療水平和效果。在醫療上不僅承擔了大量一線臨床工作,也承擔了大量面向全國的繼續教育任務。
在完成臨床疾病治療的同時,也承擔了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乳腺癌分子生物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別對癌基因、腫瘤新生血管形成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及復發轉移的關系的研究為乳腺癌治療提供了新的依據。在甲狀腺NIS蛋白研究方面,發現不同甲狀腺疾病其表達水平和表達方式是不同的,并在國內率先已經將該表達用于對甲狀腺疾病的病理分型。同時對甲癌基因突變及甲狀旁腺移植等研究領域位于國內先進水平。本科室的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在科研教學上,承擔了在校5年制本科,7年制碩士,8年制博士生的專業教學任務以及海外留學生教學任務,并承擔了國家級本科教材的編寫任務。在近幾年培養了多名的甲狀腺乳腺專業的研究生。
目前甲狀腺乳腺外科,由5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主治醫生,4名主管護師,10名護士組成。我們以關懷、服務為醫療宗旨,我們會精益求精,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帶來健康。
華西醫院骨科脊柱外科專業早在20世紀60年代饒書城教授即開展脊柱及枕頸區畸形的手術治療,80年代開展脊柱前路手術。經過40余年的發展,脊柱外科專業已成為技術力量雄厚,在國內具重要影響和較高學術地位的西部脊柱外科中心。中心現有宋躍明、劉浩兩名教授主持工作,副教授4人。中心成員均到歐美著名脊柱外科中心接受過正規培訓。
脊柱外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采用自行研制設計的椎體釘在國內率先開展脊柱前路減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伴截癱、脊柱結核、脊柱腫瘤以來,已治療2000余例患者,不僅使中心在脊柱結核、骨折脫位的外科治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還推動了西部脊柱外科的發展。同時中心在上頸椎疾病的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國內報道的平均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中心在治療僵硬型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頸椎人工椎間置換及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也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華西醫院眼科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衛生部和四川省重點學科,是西部規模最大,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眼科中心,在國內眼科臨床與科研領域處于先進水平,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華西眼科目前具有126張床位,20個診斷室,60多名在職職工,10多名退休返聘教授,每年的門診量15萬多人次,住院病人6500多人次,手術8000多臺。華西眼科具有深厚的學科建設歷史和經驗積累,醫療技術先進,可以施行當今國際上通行的各種眼科手術,包括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角膜屈光性手術、角膜移植、青光眼、眼肌、矯形、眼眶及視神經手術,并與國際同步,手術效果良好;國內首先開展了光動力療法治療眼底病。
華西眼科擁有各種高級進口設備,現有最新型多波長激光、準分子激光、染料激光、玻璃體切割儀、白內障超聲乳化儀、蔡司手術顯微鏡( S-88型)、OCTOPUS視野計(101型)、16導聯電生理儀、羅蘭多焦電生理儀、HRT,HRF,HRA眼底攝影儀、A/B超聲波、UBM、OCT、PDT、角膜地形圖和角膜內皮鏡等國際上新型的醫療設備。
科研方面,華西眼科獲得了多項科研課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其他國家級、省級科學基金的資助,擁有眼病研究室,在動物實驗、分子生物學、基因表達分析、細胞體外培養、基因克隆和轉基因、基因突變分析以及眼科藥物研究方面具備成熟技術。在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的光損傷、青光眼基因研究與治療、弱視的發病機理、人工角膜生物材料研究以及眼病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處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
華西眼科為博士后流動站,是全國知名博士點和碩士點,擁有博士導師5名,碩士導師6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專業人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關節科暨中國西部關節重建外科中心是國內最早開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醫院之一。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饒書城教授已經在國內率先開展人工關節置換,此后裴福興教授先后在加拿大、美國學習關節外科先進技術、理論,回國后于1998年正式成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關節重建外科中心暨中國西部關節重建外科中心。 該中心在國內知名的關節外科專家裴福興教授的帶領下,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關節外科重建中心之一,是骨科領域5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該中心技術力量雄厚,有關節外科專業醫師(教授、副教授)7人,擁有編制床位80張,年手術量超過800臺次。目前已累計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近3000例,膝關節置換1500余例,髖、膝關節翻修手術800余例,截骨術200余例,患者遍及全國各地,8-10年隨訪優良率均在98.5%以上,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應。中心醫師先后在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和香港等關節外科先進國家和地區進修學習,使關節外科技術和理論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在國內處于領先。在與國外同步開展標準人工髖、膝關節置換的基礎上,近年來已經開展國際上先進的、針對年輕關節疾病患者的人工股骨頭表面置換、人工全髖關節表面置換和大頭金屬-金屬全髖關節表面置換以及S-ROM假體等新技術。同時為使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速減少并發癥速快康復,中心還配備有專業的康復師指導術前、術后功能康復鍛煉;并建立了完善的關節置換術后隨訪制度,定期隨訪了解關節功能恢復狀況,假體情況,最大限度地延長人工關節使用壽命,避免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一、中心簡介
介入診療中心是在華西醫院原介入病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余年的探索與發展、經歷并嘗試了國內、外既往與現存多種管控模式,在歸納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2013年6月醫院頂層設計、將散亂的介入格局重新整合為“介入診療中心”,嚴格按照國家優質醫院要求和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建設目標,實現了介入醫學的徹底臨床化、專業化、學科化;具備完整的介入醫師、技師、護士臨床與研究隊伍,集介入門診、手術室、病房、臨床、科研及轉化醫學為一體,開展多項介入診療項目、涉及臨床各系統專業疾??;擁有一支真誠熱愛、有責任敢擔當、并懷揣介入夢想的青年介入醫師隊伍,一向信奉“講信譽、重道義、會合作、精業務”的專業理念,即滿足好各臨床專業科室需求又精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微創介入診療服務。
中心擁有多臺先進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超聲、影像導航等介入診療設備,主要承擔除心臟介入之外的外周介入診療(含非血管與外周血管),可開展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規范化的綜合、神經、外周血管三個亞專業方向的Ⅰ~Ⅳ級所有介入手術,年手術量不少于8000臺次;介入中心擁有獨立的醫療與護理單元,目前設中心主任1名、專職護士長1名,經營助理1人,科秘書1人。隨時接受醫學青年才俊來中心考研、進修或規范化培訓,歡迎廣大病員前來質詢與診治。衷心感謝業界同行一直以來對華西介入的關注和鼎力支持!
二、何為介入醫學?
介入學科是現代醫學園地中的一朵美麗奇葩。她的神奇之處在于其診療范圍大、治療難度高,在人體中探幽入微,既能扭轉內科藥物對改變組織結構無能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術對機體大刀闊斧的傷害。所以,介入已經成為今天醫學界的“新寵”,同時介入治療則為與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并駕齊驅的第三大臨床治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學科性,富有美好前景和巨大發展潛力。介入醫學集技術、專業、學科建設三位一體,既是其它學科的支撐平臺、又是臨床一線專業學科。難免有的學者并不將介入視為一門學科而誤認為其是一門技術,但技術于法則之外的是人文和科學;無論是否承認介入是否是一門學科,它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解決既往傳統內、外科遺留下來的臨床難題。介入醫學未來一定是倍受人們重視并為醫患雙方所接受和喜愛的專業與學科。
三、介入專業項目簡介
多種部位的穿刺、活檢、引流,血管與非血管部位的栓塞治療、球囊成形、支架置入以及外科術后并發癥處理。具體包括:腹腔置管引流術、經皮畸形血管硬化術、經導管選擇性動靜脈血樣采集術、經皮注射無水酒精治療腫瘤術、肝/腎囊腫硬化術、透視下異物取出術、經皮經肝食道胃底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膽汁引流術、脾動脈栓塞術、精索靜脈/卵巢靜脈曲張硬化栓塞術、外周動脈/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腫瘤物理消融術(射頻/微波/激光/冷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膽道支架植入術、消化道支架植入術; 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透析瘺管再通術、肺動脈經導管溶栓術、血栓清除術、腎動脈(含其他內臟動脈)血管擴張成形術、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止血為目的)、脾/甲狀腺動脈栓塞術(消除功能為目的)、上/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與取出術、腎/肝移植術后血管吻合口狹窄血管擴張成形術、血管內異物取出術 、布-加綜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術、動/靜脈藥盒植入術等。
四、適于介入治療的主要疾病
1、出血性病變:肺部和支氣管疾病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潰瘍、血管畸形、肝硬化門脈高壓導致的食道下段及胃底曲張靜脈破裂)、肝脾腎等實質臟器外傷出血、外科術后出血、異位妊娠與破裂大出血等;
2、腫瘤性病變:惡性腫瘤(肝癌、肺癌、胰腺癌、腎癌、賁門癌、直腸癌、骨腫瘤等),良性腫瘤(肝血管瘤、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
3、血管性病變: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阻塞、動脈瘤、動靜脈瘺/分流及血管瘤、靜脈血栓,布加綜合征等;
4、空腔臟器病變:良惡性膽道梗阻(梗阻性黃疸)、輸尿管梗阻、良惡性食管、氣管狹窄;
5、骨與關節疾?。貉甸g盤突出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椎體血管瘤、骨質疏松癥等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及椎體轉移性腫瘤等;
6、神經系統疾?。耗X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及頸動脈海綿竇瘺(CCF)等;
7、其它疾?。浩⒐δ芸哼M、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等。
五、凝練介入亞專業方向
1、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及其并發癥的TIPS治療(李肖)
2、神經介入方向(謝曉東)
3、腹部介入方向(盧武勝)
4、腫瘤介入方向(廖正銀)
5、腫瘤介入方向(官泳松)
六、介入中心主要成員簡介
1、介入中心主任:李肖
2、介入中心護士長:李偉
3、介入亞專業負責人:盧武勝/謝曉東/官泳松/廖正銀/李肖
4、介入中心秘書:趙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創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醫院為我國和東南亞最大的一所眼耳鼻喉??漆t院,也是我國耳鼻咽喉科學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國內著名的耳鼻咽喉科專家姜泗長、鄭中立、卜國鉉等曾在該科工作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別于1978年、1986年被批準為我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點, 1992年成為全國博士后流動站單位,并于2007年被正式指定為國家臨床藥物試驗耳鼻咽喉專業。
目前,科室擁有醫護人員5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8人。在職醫生中80%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有10名醫生先后赴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攻讀學位或研修學習。我科正式編制床位84張;門診診斷室11間, 日門診量達600—700人次;并承擔博士、碩士、本科生的培養、醫學教學任務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衛生部、省科委的多項科研任務。
臨床工作:我科各亞專業設置齊全,發展迅速,各具特色,有技術專業化的學術帶頭人及合理的人才梯隊。
1、耳科:全面開展耳部各種疾?。ò嫔窠浖膊。┑奶厥鈾z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包括聽力重建術、人工耳蝸植入術及各種聽覺補償技術;開展眩暈疾病的各種特殊檢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在內耳電生理基礎研究方面已獲2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
2、鼻科:開展各種鼻及鼻竇疾病的診治,全方位開展鼻內鏡鼻竇外科手術、腦脊液鼻漏修補術、鼻—蝶竇—垂體腫瘤切除術、鼻顱底外科手術以及鼻眼相關外科手術。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每年還承擔了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舉辦了多次鼻內窺鏡學習班,為基層培養了大量的鼻內鏡外科技術骨干。目前,已與比利時根特大學合作建立了上呼吸道實驗室(URL),全面開展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息肉等鼻科領域的基礎臨床研究。
3、咽喉科:采用CO2激光機,在支撐喉鏡下開展聲帶息肉、喉狹窄、咽喉部各種良性腫瘤及早期喉癌、喉咽癌的顯微外科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設備和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有關喉癌基因治療及發病機理的研究獲得了3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和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
4、頭頸外科:全面開展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頭頸腫瘤切除術后的修復及重建外科手術,游離空腸移植治療晚期下咽癌手術,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且與我院腫瘤放療科、病理科、國家生物治療實驗室專家一起組建了頭頸腫瘤研討學組,致力于頭頸腫瘤的規范性治療及科研、學術探討。
5、鼾癥中心:與呼吸科呼吸睡眠監測中心、麻醉科聯合組建了呼吸睡眠疾病學租,開展了鼾癥疾?。ㄗ枞运吆粑鼤和5屯饩C合征)的各種內、外科治療,已具有較成熟的經驗及專業隊伍。
6、聽力中心:擁有6間測聽室、4間聽覺言語康復室及國際一流的聽力學檢測設備,所開展的二十余項聽力檢測項目和聽力康復手段均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服務范圍包括從初生嬰兒到老年人,從聽力問題的發現、診斷到聽覺言語康復及聽力保護問題的咨詢。由于中心在國內最早開始聽力學研究生教育項目和聽力技師規范化培養教育項目,因此已成為國內高級/中級聽力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心與美國HOUSE耳研所合作,在聾兒聽覺康復效果評估及幼兒言語測聽方法的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良好的成果。中心目前也是聯合國兒基會聾兒雙語項目基地。
7、人工耳蝸植入中心:是 “聽力重建 啟聰行動”人工耳蝸捐贈項目,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十家醫院之一。僅2007年就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近百例,使不少患兒實現了恢復聽力的夢想。
8、護理:我科是整體護理病房,具有完整的??谱o理程序和熟練使用的能力,形成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學習風氣濃厚,整體素質高。全面掌握了??谱o理技術和技能,特別在危重、疑難病癥和新技術方面具有自己的護理特色。
燒傷整形科創建于1963年,是國內較早設立整形美容燒傷外科專業的醫院之一。我科在國內享有很高的學術威望,臨床治療涉及整形燒傷科領域的各個方向,尤其是外生殖器、耳廓、乳房、手指等體表器官再造及醫學美容方面更具特色。經歷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技術領先,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整形美容燒傷中心,擁有雄厚人才、設備及多學科合作優勢,與國內外整形美容燒傷專家廣泛密切合作,是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以岑瑛教授為主任的一批整形美容燒傷外科專家大膽探索,勇于進取,在器官再造和微創外科方面作出巨大的突破。每年開展3~4項新技術。已形成體表器官再造、創傷晚期組織器官缺損畸形的修復、淋巴外科、面部、手運動功能的重建、微創外科和燒傷等學科特色,專業優勢明顯,尤其是會陰和生殖器官的修復、瘢痕的防治及微創外科等在國際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目前科內有教授、副教授共5人,博士導師1人,碩士導師1人,主治醫師8人,科內90%以上的醫生擁有博士以上學歷。主編和參編有《急診手冊》、《現代救援醫學》和《天使在人間》等多部書籍,科內有多名醫生擔任《中華外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中華燒傷雜志》、《中國修復與重建外科雜志》、《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華西醫學》、《西部醫學》、《四川醫學》和《四川大學學報》等編委。近5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整形美容燒傷外科以患者為中心,實行24小時優質服務。門診位于門診大樓二樓E區,住院部位于第二住院大樓一樓,就診條件舒適方便,醫療環境典雅幽靜;病房設有各種規格的房間,近九十張病床,以滿足各階層人士的需要。我科全體醫護人員秉承華西醫院“關懷、服務”的宗旨,愿用優良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幫助來我科就診的患者重塑理想的形象,重建生活的信心,重回精彩的世界。
華西醫院血液內科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經過50余年的發展,目前普通病房擁有A、B兩個病區,共150張病床;100級層流病房,擁有9張床位,供開展造血干細胞移植;所屬血液病學專業實驗室,是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組成之一。我科系四川省衛生廳醫學重點學科,是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亦是血液??漆t師、護士進修學習的基地,每年接收省內外??七M修人員12~20余人。2008年度血液科住院/出院病人達3401人次,門診病人達38870人次,居全國前列??剖疫B續多年獲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先進科研集體”、“先進護理集體”等表彰,血液科共青團支部是四川省級“青年文明號”。
華西醫院血液內科秉承華西醫院“關懷??服務”的人性化理念,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根據血液病特點及病人的就醫需求發展學科業務,目前已形成紅細胞疾病、白細胞疾病、干細胞移植、出凝血疾病、實驗血液學診斷等五個學科/學組方向。對多種常見、危重和疑難血液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白血病、出凝血性疾病的診治上有明顯優勢。干細胞移植方面,在大力開展自體骨髓移植的基礎上,1994年成功地開展了西南首例異基因骨髓移植;1997年又在西南地區首家成功開展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1999年在西南地區首次成功進行了無血緣關系供者的異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來自于祖國臺灣花蓮慈濟骨髓捐贈中心;2000年3月,西南地區首例同胞異基因臍血干細胞移植獲得成功;2000年10月,采用非骨髓去除性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獲得成功;2007年6月,單倍體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獲得成功。經累計,我科目前已完成各類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超過300多例,移植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率達到60%以上,干細胞移植技術水平在國內處于先進行列。
血液科現有醫師、護士及醫技人員共84人。其中,各級護理人員55人,護理團隊有嫻熟的??谱o理技術,特別在危重、疑難病癥的護理及干細胞移植護理方面有獨到之處;各級醫師29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5人,主治醫師11人,住院醫師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9人,中國醫師協會血液??漆t師分會副會長1人,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委、學組成員、青年委員7人,省、市級血液病分會主任委員2人,副主任委員2人,委員5人。國際雜志“Leukemia”(白血?。┲袊幬?人,中華/中國醫學系列雜志編委3人,其他全國性醫學雜志編委7人。主治醫師以上中青年醫師均經過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培養,科室多名副高以上中青年業務骨干曾留學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他們在醫療、教學、科研、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與上述國家的血液科和骨髓移植中心建立了長期的聯系和合作關系。
繼往開來,血液科全體同仁將堅持以臨床為中心,教學為基礎,科研為動力,管理為手段,與國內外血液學界同仁通力合作,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為我國血液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華西醫院骨科于1999年獲準成立了中國西部創傷骨科中心,中心目前已與亞洲創傷骨科學會的專家一起培訓了中國西部骨科醫生四批,為中國西部骨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心創傷專業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選擇世界先進的內固定材料,科學地為患者進行手術設計,嚴謹地進行手術操作,規范而人性化地進行術后康復護理,每年完成2000余例手術治療,為廣大傷病員的康復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取得了良好地治療效果。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是四川省、華西醫院的一個重點臨床科室,始建于1938年,是我國采用現代治療手段治療精神疾病最早的精神病學專業臨床單位,也是我國精神病學界人才培養的發源地。1958年受四川省衛生廳委托開辦精神科醫師培訓班,1978年受衛生部委托舉辦精神科醫師全國進修班,為全國各地,特別是為四川省的各精神病院和綜合醫院的神經精神培養了大批精神衛生專業人才。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1年被國家學位委員會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培養點,95年成立心理衛生研究所,96年被衛生部批準為毒麻藥品濫用研究、治療基地。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無論在醫療、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均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并和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同行在醫療和研究方面建立了較為廣泛的合作。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有一支高素質的醫護隊伍。高級職稱者基本上均為研究生導師,中級職稱的醫師基本上均為研究生畢業,護理人員大多數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最高學歷為碩士研究生。
一、中心簡介
介入診療中心是在華西醫院原介入病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余年的探索與發展、經歷并嘗試了國內、外既往與現存多種管控模式,在歸納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2013年6月醫院頂層設計、將散亂的介入格局重新整合為“介入診療中心”,嚴格按照國家優質醫院要求和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建設目標,實現了介入醫學的徹底臨床化、專業化、學科化;具備完整的介入醫師、技師、護士臨床與研究隊伍,集介入門診、手術室、病房、臨床、科研及轉化醫學為一體,開展多項介入診療項目、涉及臨床各系統專業疾??;擁有一支真誠熱愛、有責任敢擔當、并懷揣介入夢想的青年介入醫師隊伍,一向信奉“講信譽、重道義、會合作、精業務”的專業理念,即滿足好各臨床專業科室需求又精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微創介入診療服務。
中心擁有多臺先進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超聲、影像導航等介入診療設備,主要承擔除心臟介入之外的外周介入診療(含非血管與外周血管),可開展衛生計生委介入診療規范化的綜合、神經、外周血管三個亞專業方向的Ⅰ~Ⅳ級所有介入手術,年手術量不少于8000臺次;介入中心擁有獨立的醫療與護理單元,目前設中心主任1名、專職護士長1名,經營助理1人,科秘書1人。隨時接受醫學青年才俊來中心考研、進修或規范化培訓,歡迎廣大病員前來質詢與診治。衷心感謝業界同行一直以來對華西介入的關注和鼎力支持!
二、何為介入醫學?
介入學科是現代醫學園地中的一朵美麗奇葩。她的神奇之處在于其診療范圍大、治療難度高,在人體中探幽入微,既能扭轉內科藥物對改變組織結構無能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術對機體大刀闊斧的傷害。所以,介入已經成為今天醫學界的“新寵”,同時介入治療則為與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并駕齊驅的第三大臨床治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學科性,富有美好前景和巨大發展潛力。介入醫學集技術、專業、學科建設三位一體,既是其它學科的支撐平臺、又是臨床一線專業學科。難免有的學者并不將介入視為一門學科而誤認為其是一門技術,但技術于法則之外的是人文和科學;無論是否承認介入是否是一門學科,它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解決既往傳統內、外科遺留下來的臨床難題。介入醫學未來一定是倍受人們重視并為醫患雙方所接受和喜愛的專業與學科。
三、介入專業項目簡介
多種部位的穿刺、活檢、引流,血管與非血管部位的栓塞治療、球囊成形、支架置入以及外科術后并發癥處理。具體包括:腹腔置管引流術、經皮畸形血管硬化術、經導管選擇性動靜脈血樣采集術、經皮注射無水酒精治療腫瘤術、肝/腎囊腫硬化術、透視下異物取出術、經皮經肝食道胃底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膽汁引流術、脾動脈栓塞術、精索靜脈/卵巢靜脈曲張硬化栓塞術、外周動脈/靜脈栓塞術、經皮穿刺腫瘤物理消融術(射頻/微波/激光/冷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膽道支架植入術、消化道支架植入術; 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透析瘺管再通術、肺動脈經導管溶栓術、血栓清除術、腎動脈(含其他內臟動脈)血管擴張成形術、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止血為目的)、脾/甲狀腺動脈栓塞術(消除功能為目的)、上/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與取出術、腎/肝移植術后血管吻合口狹窄血管擴張成形術、血管內異物取出術 、布-加綜合征血管成形/支架植入術、動/靜脈藥盒植入術等。
四、適于介入治療的主要疾病
1、出血性病變:肺部和支氣管疾病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潰瘍、血管畸形、肝硬化門脈高壓導致的食道下段及胃底曲張靜脈破裂)、肝脾腎等實質臟器外傷出血、外科術后出血、異位妊娠與破裂大出血等;
2、腫瘤性病變:惡性腫瘤(肝癌、肺癌、胰腺癌、腎癌、賁門癌、直腸癌、骨腫瘤等),良性腫瘤(肝血管瘤、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
3、血管性病變: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阻塞、動脈瘤、動靜脈瘺/分流及血管瘤、靜脈血栓,布加綜合征等;
4、空腔臟器病變:良惡性膽道梗阻(梗阻性黃疸)、輸尿管梗阻、良惡性食管、氣管狹窄;
5、骨與關節疾?。貉甸g盤突出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椎體血管瘤、骨質疏松癥等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及椎體轉移性腫瘤等;
6、神經系統疾?。耗X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及頸動脈海綿竇瘺(CCF)等;
7、其它疾?。浩⒐δ芸哼M、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等。
五、凝練介入亞專業方向
1、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及其并發癥的TIPS治療(李肖)
2、神經介入方向(謝曉東)
3、腹部介入方向(盧武勝)
4、腫瘤介入方向(廖正銀)
5、腫瘤介入方向(官泳松)
六、介入中心主要成員簡介
1、介入中心主任:李肖
2、介入中心護士長:李偉
3、介入亞專業負責人:盧武勝/謝曉東/官泳松/廖正銀/李肖
4、介入中心秘書:趙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創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醫院為我國和東南亞最大的一所眼耳鼻喉??漆t院,也是我國耳鼻咽喉科學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國內著名的耳鼻咽喉科專家姜泗長、鄭中立、卜國鉉等曾在該科工作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別于1978年、1986年被批準為我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點, 1992年成為全國博士后流動站單位,并于2007年被正式指定為國家臨床藥物試驗耳鼻咽喉專業。
目前,科室擁有醫護人員5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8人。在職醫生中80%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有10名醫生先后赴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攻讀學位或研修學習。我科正式編制床位84張;門診診斷室11間, 日門診量達600—700人次;并承擔博士、碩士、本科生的培養、醫學教學任務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衛生部、省科委的多項科研任務。
臨床工作:我科各亞專業設置齊全,發展迅速,各具特色,有技術專業化的學術帶頭人及合理的人才梯隊。
1、耳科:全面開展耳部各種疾?。ò嫔窠浖膊。┑奶厥鈾z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包括聽力重建術、人工耳蝸植入術及各種聽覺補償技術;開展眩暈疾病的各種特殊檢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在內耳電生理基礎研究方面已獲2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
2、鼻科:開展各種鼻及鼻竇疾病的診治,全方位開展鼻內鏡鼻竇外科手術、腦脊液鼻漏修補術、鼻—蝶竇—垂體腫瘤切除術、鼻顱底外科手術以及鼻眼相關外科手術。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每年還承擔了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舉辦了多次鼻內窺鏡學習班,為基層培養了大量的鼻內鏡外科技術骨干。目前,已與比利時根特大學合作建立了上呼吸道實驗室(URL),全面開展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息肉等鼻科領域的基礎臨床研究。
3、咽喉科:采用CO2激光機,在支撐喉鏡下開展聲帶息肉、喉狹窄、咽喉部各種良性腫瘤及早期喉癌、喉咽癌的顯微外科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設備和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有關喉癌基因治療及發病機理的研究獲得了3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和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
4、頭頸外科:全面開展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頭頸腫瘤切除術后的修復及重建外科手術,游離空腸移植治療晚期下咽癌手術,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且與我院腫瘤放療科、病理科、國家生物治療實驗室專家一起組建了頭頸腫瘤研討學組,致力于頭頸腫瘤的規范性治療及科研、學術探討。
5、鼾癥中心:與呼吸科呼吸睡眠監測中心、麻醉科聯合組建了呼吸睡眠疾病學租,開展了鼾癥疾?。ㄗ枞运吆粑鼤和5屯饩C合征)的各種內、外科治療,已具有較成熟的經驗及專業隊伍。
6、聽力中心:擁有6間測聽室、4間聽覺言語康復室及國際一流的聽力學檢測設備,所開展的二十余項聽力檢測項目和聽力康復手段均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服務范圍包括從初生嬰兒到老年人,從聽力問題的發現、診斷到聽覺言語康復及聽力保護問題的咨詢。由于中心在國內最早開始聽力學研究生教育項目和聽力技師規范化培養教育項目,因此已成為國內高級/中級聽力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心與美國HOUSE耳研所合作,在聾兒聽覺康復效果評估及幼兒言語測聽方法的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良好的成果。中心目前也是聯合國兒基會聾兒雙語項目基地。
7、人工耳蝸植入中心:是 “聽力重建 啟聰行動”人工耳蝸捐贈項目,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十家醫院之一。僅2007年就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近百例,使不少患兒實現了恢復聽力的夢想。
8、護理:我科是整體護理病房,具有完整的??谱o理程序和熟練使用的能力,形成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學習風氣濃厚,整體素質高。全面掌握了??谱o理技術和技能,特別在危重、疑難病癥和新技術方面具有自己的護理特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創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醫院為我國和東南亞最大的一所眼耳鼻喉??漆t院,也是我國耳鼻咽喉科學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國內著名的耳鼻咽喉科專家姜泗長、鄭中立、卜國鉉等曾在該科工作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別于1978年、1986年被批準為我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點, 1992年成為全國博士后流動站單位,并于2007年被正式指定為國家臨床藥物試驗耳鼻咽喉專業。
目前,科室擁有醫護人員5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8人。在職醫生中80%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有10名醫生先后赴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攻讀學位或研修學習。我科正式編制床位84張;門診診斷室11間, 日門診量達600—700人次;并承擔博士、碩士、本科生的培養、醫學教學任務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衛生部、省科委的多項科研任務。
臨床工作:我科各亞專業設置齊全,發展迅速,各具特色,有技術專業化的學術帶頭人及合理的人才梯隊。
1、耳科:全面開展耳部各種疾?。ò嫔窠浖膊。┑奶厥鈾z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包括聽力重建術、人工耳蝸植入術及各種聽覺補償技術;開展眩暈疾病的各種特殊檢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在內耳電生理基礎研究方面已獲2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
2、鼻科:開展各種鼻及鼻竇疾病的診治,全方位開展鼻內鏡鼻竇外科手術、腦脊液鼻漏修補術、鼻—蝶竇—垂體腫瘤切除術、鼻顱底外科手術以及鼻眼相關外科手術。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每年還承擔了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舉辦了多次鼻內窺鏡學習班,為基層培養了大量的鼻內鏡外科技術骨干。目前,已與比利時根特大學合作建立了上呼吸道實驗室(URL),全面開展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息肉等鼻科領域的基礎臨床研究。
3、咽喉科:采用CO2激光機,在支撐喉鏡下開展聲帶息肉、喉狹窄、咽喉部各種良性腫瘤及早期喉癌、喉咽癌的顯微外科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設備和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有關喉癌基因治療及發病機理的研究獲得了3項國家自然基金資助和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
4、頭頸外科:全面開展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頭頸腫瘤切除術后的修復及重建外科手術,游離空腸移植治療晚期下咽癌手術,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且與我院腫瘤放療科、病理科、國家生物治療實驗室專家一起組建了頭頸腫瘤研討學組,致力于頭頸腫瘤的規范性治療及科研、學術探討。
5、鼾癥中心:與呼吸科呼吸睡眠監測中心、麻醉科聯合組建了呼吸睡眠疾病學租,開展了鼾癥疾?。ㄗ枞运吆粑鼤和5屯饩C合征)的各種內、外科治療,已具有較成熟的經驗及專業隊伍。
6、聽力中心:擁有6間測聽室、4間聽覺言語康復室及國際一流的聽力學檢測設備,所開展的二十余項聽力檢測項目和聽力康復手段均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服務范圍包括從初生嬰兒到老年人,從聽力問題的發現、診斷到聽覺言語康復及聽力保護問題的咨詢。由于中心在國內最早開始聽力學研究生教育項目和聽力技師規范化培養教育項目,因此已成為國內高級/中級聽力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心與美國HOUSE耳研所合作,在聾兒聽覺康復效果評估及幼兒言語測聽方法的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良好的成果。中心目前也是聯合國兒基會聾兒雙語項目基地。
7、人工耳蝸植入中心:是 “聽力重建 啟聰行動”人工耳蝸捐贈項目,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十家醫院之一。僅2007年就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近百例,使不少患兒實現了恢復聽力的夢想。
8、護理:我科是整體護理病房,具有完整的??谱o理程序和熟練使用的能力,形成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學習風氣濃厚,整體素質高。全面掌握了??谱o理技術和技能,特別在危重、疑難病癥和新技術方面具有自己的護理特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男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于1989年,2013年成立華西康復醫學中心。2013年成為中國十個國家臨床重點??浦?。擁有業務用房2萬余平、實際開放床位209張,員工139名,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9人、碩士16人,高級職稱9人。
一、臨床康復特色化
引進歐、美及香港現代康復技術與模式,結合中醫康復手段,形成了以??茷榉较?、專病為核心、專項技術為手段的中西醫結合特色康復。
特色單元:包括四科、六部、兩中心。四科即四個??疲荷窠浛祻蛯??2張床位、肌肉骨骼康復???8張床位、脊髓損傷康復???8張床位及心肺康復???1張床位;六部:治療前移部、物理治療部、作業治療部、語言治療部、康復評定部及傳統康復部部;兩中心:華西假肢矯形中心與華西高壓氧中心。
特色成員:全科156名員工包括神經康復物理治療師(NPT)、骨科康復物理治療師(MPT)、心肺康復物理治療師(CPT)、作業治療師(OT)、語言治療師(ST)、假肢矯形技師(P&O)共計55人、康復醫師19人和康復護士65人。
特色病癥: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偏癱、面癱、腦癱、周圍神經損傷;骨折術后、關節置換、手外傷、骨質疏松癥、骨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燒傷;冠心病、慢阻肺;失語、吞咽障礙、認知與聽力障礙。
特色技術:康復機器人技術、肌電面及表面肌電技術、步態分析技術、等速肌力評定與訓練技術、脈沖電磁場技術、經顱磁刺激技術、聚焦超聲技術、沖擊波技術、超激光技術、平衡功能評定與訓練技術、神經發育療法、運動再學習、關節松動術、作業治療技術、心肺物理治療技術、言語障礙治療技術、假肢矯形技術、電療技術、S-E-T技術及針灸推拿技術等。
二、康復教學國際化
1914年華西醫院成為華西協合大學的教學醫院,1933年開設臨床理療課程,由美國人包維爾負責教學;1996年在美國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資助下,報經教育部、衛生部備案批準并于1997年招生,成為中國第一個康復治療本科培養學校; 200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成立康復醫學系;2008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2006年衛生部批準為??漆t師/治療師培訓基地; 2014年成立康復醫學院;2014年中國大學醫學本科A++級排名第一。
國際平臺: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幫助下按照國際模式教學,設置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和假肢矯形專業并采用雙語教學,2014年3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聘請了Ran、Francis、Winson等外籍教師5人,接受香港理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實習生6批次,2011年開始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招收博士;2013年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招收理學碩士;與美國、澳大利亞、丹麥、香港等多所境外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教材建設:主編出版大學教材8部,主編出版專著6部,編寫校內教材13門,副主編6部,參編13部。其中何成奇教授主編《內外科疾病康復學》(201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全國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編《康復醫學》(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臨床??漆t師規范化培訓教材、臨床??漆t師準入參考用書),熊恩富教授主編《骨科康復學》(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教材),熊恩富教授主編《康復醫學基礎》(2010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本科參考用書),楊永紅副主編《物理因子治療技術學習指導及習題集》(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全國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編《康復醫學科管理指南》(2009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科護士長杜春萍副教授主編的《康復醫學科護理手冊》(2011年,科技出版社出版)、治療師喻鵬銘等主譯《成人和兒童呼吸與心臟問題的物理治療》、《呼吸物理治療》-值班醫師手冊。
三、學術研究應用化
2000年實現縱向科研項目零突破,獲科技部“九五”地方重大科技項目20萬。至2011年9月,華西康復作為項目負責人擁有“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共計1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項目總金額逾千萬。
2006年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突破,同年實現SCI論文零突破,2008年實現發明專利零突破,同年通過四川省衛生廳重點學科評審,康復醫學實驗室通過四川省科技廳“康復醫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評審。至2013年12月,共發表論文約300篇,其中Medline論文16篇,SCI論文34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獲得國際獎勵-亞洲醫院銀獎1項,獲得國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2項、新型專利3型;全國學會主委1人、常委2人、委員4人,省級學會主委3人、副主委3人、委員12人;四川省衛生廳學科技術帶頭人1人;知名專家3人。
2008年以來,我科專家先后榮獲行業最高榮譽:中國科協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醫師獎,2011年度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2012年獲亞洲醫院管理銀獎、中國寶鋼優秀教師獎,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教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獎勵計劃及優秀醫務工作者。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于1989年,2013年成立華西康復醫學中心。2013年成為中國十個國家臨床重點??浦?。擁有業務用房2萬余平、實際開放床位209張,員工139名,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9人、碩士16人,高級職稱9人。
一、臨床康復特色化
引進歐、美及香港現代康復技術與模式,結合中醫康復手段,形成了以??茷榉较?、專病為核心、專項技術為手段的中西醫結合特色康復。
特色單元:包括四科、六部、兩中心。四科即四個??疲荷窠浛祻蛯??2張床位、肌肉骨骼康復???8張床位、脊髓損傷康復???8張床位及心肺康復???1張床位;六部:治療前移部、物理治療部、作業治療部、語言治療部、康復評定部及傳統康復部部;兩中心:華西假肢矯形中心與華西高壓氧中心。
特色成員:全科156名員工包括神經康復物理治療師(NPT)、骨科康復物理治療師(MPT)、心肺康復物理治療師(CPT)、作業治療師(OT)、語言治療師(ST)、假肢矯形技師(P&O)共計55人、康復醫師19人和康復護士65人。
特色病癥: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偏癱、面癱、腦癱、周圍神經損傷;骨折術后、關節置換、手外傷、骨質疏松癥、骨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燒傷;冠心病、慢阻肺;失語、吞咽障礙、認知與聽力障礙。
特色技術:康復機器人技術、肌電面及表面肌電技術、步態分析技術、等速肌力評定與訓練技術、脈沖電磁場技術、經顱磁刺激技術、聚焦超聲技術、沖擊波技術、超激光技術、平衡功能評定與訓練技術、神經發育療法、運動再學習、關節松動術、作業治療技術、心肺物理治療技術、言語障礙治療技術、假肢矯形技術、電療技術、S-E-T技術及針灸推拿技術等。
二、康復教學國際化
1914年華西醫院成為華西協合大學的教學醫院,1933年開設臨床理療課程,由美國人包維爾負責教學;1996年在美國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資助下,報經教育部、衛生部備案批準并于1997年招生,成為中國第一個康復治療本科培養學校; 200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成立康復醫學系;2008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2006年衛生部批準為??漆t師/治療師培訓基地; 2014年成立康復醫學院;2014年中國大學醫學本科A++級排名第一。
國際平臺: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幫助下按照國際模式教學,設置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和假肢矯形專業并采用雙語教學,2014年3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聘請了Ran、Francis、Winson等外籍教師5人,接受香港理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實習生6批次,2011年開始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招收博士;2013年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招收理學碩士;與美國、澳大利亞、丹麥、香港等多所境外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教材建設:主編出版大學教材8部,主編出版專著6部,編寫校內教材13門,副主編6部,參編13部。其中何成奇教授主編《內外科疾病康復學》(201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全國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編《康復醫學》(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臨床??漆t師規范化培訓教材、臨床??漆t師準入參考用書),熊恩富教授主編《骨科康復學》(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教材),熊恩富教授主編《康復醫學基礎》(2010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本科參考用書),楊永紅副主編《物理因子治療技術學習指導及習題集》(201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全國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編《康復醫學科管理指南》(2009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科護士長杜春萍副教授主編的《康復醫學科護理手冊》(2011年,科技出版社出版)、治療師喻鵬銘等主譯《成人和兒童呼吸與心臟問題的物理治療》、《呼吸物理治療》-值班醫師手冊。
三、學術研究應用化
2000年實現縱向科研項目零突破,獲科技部“九五”地方重大科技項目20萬。至2011年9月,華西康復作為項目負責人擁有“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共計1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項目總金額逾千萬。
2006年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突破,同年實現SCI論文零突破,2008年實現發明專利零突破,同年通過四川省衛生廳重點學科評審,康復醫學實驗室通過四川省科技廳“康復醫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評審。至2013年12月,共發表論文約300篇,其中Medline論文16篇,SCI論文34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獲得國際獎勵-亞洲醫院銀獎1項,獲得國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2項、新型專利3型;全國學會主委1人、常委2人、委員4人,省級學會主委3人、副主委3人、委員12人;四川省衛生廳學科技術帶頭人1人;知名專家3人。
2008年以來,我科專家先后榮獲行業最高榮譽:中國科協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醫師獎,2011年度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2012年獲亞洲醫院管理銀獎、中國寶鋼優秀教師獎,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教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獎勵計劃及優秀醫務工作者。
華西醫院病理科是全國最大的病理科之一??剖壹t療、教學、科研工作于一體。我科現有在冊教職員工64人,其中病理醫生/教師30人,9人為教授(主任醫師),7人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4人為講師(主治醫師);技術人員32人,其中副主任技師1人,主管技師3人,技師28人;工人2人?,F有規培住院醫師11人,規培住院技師11人,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0余人,還有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醫師。
病理學教研室承擔了華西臨床醫學院(8年制、7年制、5年制和4年制)、口腔醫學院、基礎和法醫學院的病理學課程的教學任務。針對進修醫生和住院醫師培訓開設了為期一年共120學時的診斷病理學課程的教學任務。還開設了供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選擇的2門主修課程,如“分子病理學”和“現代組織病理技術”(介紹當代病理學研究技術)。近些年,在教學上獲得以下殊榮:“病理學”課程榮獲國家級精品課程,并獲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李甘地教授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稱號;我們的教學團隊榮獲國家級教學團隊。
近年來,病理科/病理學教研室有數十項研究課題得到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基金的資助;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百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多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獲得批準國家發明專利1項。
病理科的醫療工作量一直居于全國前列,2012年完成各種病理診斷145,507例,其中組織病理診斷77,417例,細胞病理診斷54,021例,院外會診7102例。2012年,我科被衛生部醫管司授予全國病理遠程會診區域性會診中心。我科在全國率先開展亞??撇±碓\斷服務,近年來,為滿足日益增長且??苹尼t療服務需要,亞??频慕ㄔO和發展迅速,現有淋巴造血系統疾病病理、腎臟疾病病理、肌肉疾病病理、乳腺疾病病理、軟組織和骨關節疾病病理、肝臟疾病病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病理、泌尿、男生殖系統疾病病理和眼疾病病理等。近年來,我科在分子病理檢測方面也快速發展,現已開展諸多檢測項目。華西醫院病理科現已是國內住院醫師和進修醫師培訓的重要基地,每年招收病理住院醫師和技師8~10名,進修醫師30余名,其中半數以上的進修醫師來自省外。我科在2010年全國首批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的申報中取得終評全國第二名好成績;在2010和2011年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坡曌u排行榜”名列第三名。2011年,我科正式啟動了CAP認可準備工作,是目前國內各大型綜合醫院病理科中首家啟動了CAP認可的科室。
病理研究室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擁有分子病理學、細胞信號轉導與凋亡研究室等實驗室。病理研究實驗室可為教職員和研究生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持,包括普通的組織學技術和一些現代實驗技術如冰凍切片、免疫組織化學、圖像分析、電子顯微鏡、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化學及激光捕獲顯微切割技術。此外,醫院還有一些共享設備如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術等。長期以來,病理科在軟組織病理和淋巴造血組織腫瘤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項目、CMB基金等多項資助。近5年來,發表論文335篇,其中SCI/EI論文14篇;主編和參編專著17部。曾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始建于50年代初,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在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中已碩果累累,目前是西南地區該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規模最大的學科。
現有名老專家教授6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14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10人、護士8人,技師8人,每年在讀博士、碩士10多人。每年招收進修醫師10人左右。2010年發表各種論文76篇,其中SCI 4篇,Medline 8篇,統計源期刊61篇,護理團隊4篇。主編書籍1部,副主編及參編書籍2部,參與編譯專業書籍3本。
皮膚科系衛生部皮膚性病臨床藥理基地,每年負責主研或參研皮膚性病數種新藥的臨床應用研究,所有驗證新藥均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認可,也得到醫院藥理基地管理委員會的好評,同時為廣大患者應用新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根本保證。
皮膚科真菌實驗室系衛生部醫學真菌學臨床科研培訓中心。40多年在全教研室努力下,尤其在羅漢超、冉玉平教授潛心鉆研下,積累了豐富的真菌知識,保存了大量真菌標本,每年為全國培養幾十名真菌檢測專業人才,近1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真菌學研究生。該室除完成日常工作外,還承擔西南地區疑難病例會診,尤其對少見深部真菌感染有較深的研究,診斷水平受到全國皮膚科專家的認可。
皮膚科病理室在30多年的努力下不斷壯大、完善,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皮膚病理學知識,保存了大量病理資料,可對各種皮膚病尤其是皮膚腫瘤作出高質量的診斷,年出報告病例近千份。除完成本科日常工作外,還承擔西南地區疑難病理會診,診斷水平受到全國皮膚病理學家的認可。
皮膚科皮膚激光美容中心是西南地區一流的皮膚美容中心,近年來斥資數百萬引進多種國際知名激光儀器,如Medlite C6、賽諾秀的585nm脈沖染料激光、科醫人的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等。中心具有從事皮膚美容與激光的臨床專家、教授和操作技能優秀的中青年醫師/技師??舍槍€人需求及無創性皮膚生物學測量指標進行規范系統治療設計。
皮膚變態反應實驗室創建近20年來,針對皮膚粘膜過敏性疾病的增多,潛心研究常見的過敏原,不斷增加檢測方法,為廣大皮膚過敏性患者及其它過敏性疾病患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檢測報告,為患者盡早脫離過敏原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采用規范的脫敏治療,解除病人痛苦。
皮膚科現有病床54張,病房常年設置一支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責任心強的醫護隊伍,多年來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醫療護理服務,認真履行“關懷、服務”的宗旨,視服務質量為生命。醫護人員在各自崗位上認真履行職責,堅持科主任、教授、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士長各級查房制度,為病人的正確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了根本保證,滿足了病人身心需要,深受病人好評。病房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各級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每年收治各種皮膚性病患者1500多例,尤其對疑難重癥病例的診治更具有獨特之處,痊愈及好轉率達90%以上。
可咨詢
服務人次 3239
好評率(97.1%)
擅長: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肌缺血、早搏、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頸動脈斑塊、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缺血性心肌病、室上速、結構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擴張型心肌病、主動脈瓣反流、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心臟神經官能癥、慢性冠心病、老年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脂血癥、單純性高膽固醇血癥、高脂血癥前期、心臟瓣膜關閉不全、亞健康型心悸
可咨詢
服務人次 354
好評率(94.3%)
擅長:心臟瓣膜病、三尖瓣狹窄、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早搏、室性期前收縮、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心動過緩、室速、室性早搏、快速型心律紊亂、心房撲動、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竇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心臟驟停、心肌疾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室間隔缺損、高血壓病
服務人次 7
好評率(--%)
擅長:心律失常、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早搏、房性心動過速、室速、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預激綜合征、室上性心動過速
服務人次 13
好評率(90.0%)
擅長: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心衰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內分泌失調、graves病、心血管疾病
服務人次 4
好評率(--%)
擅長: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心血管內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