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皮膚瘙癢、干燥、脫屑、滲液、膿皰、鱗屑樣痂皮、皮膚色素沉著。
1.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濕疹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后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癥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于頭面、耳后、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癥減輕后,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于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2.根據皮損累及的范圍,分為局限性濕疹和泛發性濕疹兩大類。
(1)局限性濕疹 僅發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濕疹、女陰濕疹、陰囊濕疹、耳部濕疹、乳房濕疹、肛周濕疹、小腿濕疹等。
(2)泛發性濕疹 皮損多,泛發或散發于全身多個部位。如錢幣性濕疹、自身敏感性濕疹、乏脂性濕疹。
實驗室檢查
1、一般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可有嗜酸粒細胞增多,還可有血清嗜酸性陽離子蛋白增高。
(2)變應原檢查有助于尋找可能的致敏原。
(3)真菌檢查可鑒別淺部真菌病。
(4)疥蟲檢查可協助排除疥瘡。
(5)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可幫助鑒別具有濕疹皮炎皮損的先天性疾病。
(6)皮損細菌培養可幫助診斷繼發細菌感染等。
2、皮膚病理活檢
對皮疹部位選取典型原發性損害,有助于診斷。急性濕疹表現為表皮內海綿形成,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少數為中性和嗜酸性細胞;慢性濕疹表現為角化過度與角化不全,棘層肥厚明顯,真皮淺層毛細血管壁增厚,膠原纖維變粗。
3、皮膚斑貼實驗
斑貼期間不要劇烈活動,勿洗澡,避免搔抓,減少出汗,并避免日光照射。斑貼試驗主要目的是尋找致敏原,找出致敏原因,從而對患者實施針對性治療及預防。操作簡單、檢查較安全,不良反應極少,且試驗結果準確、可靠。
根據急性期皮損原 發疹的多形性,易有滲出液,瘙癢劇烈,對稱發作及慢性期的浸潤,肥厚等特征診斷不難,急性濕疹需與接觸性皮炎相鑒別,慢性濕疹需與神經性皮炎相鑒別,手足 濕疹,汗皰疹易與手足癬相混淆,后者常單側起病,進展緩慢??捎行“捄透稍锩撔?,當蔓延至手,足背出現邊緣清楚的損害時有很大診斷價值,真菌檢查陽性時可以確診。
鑒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 應與急性濕疹鑒別。
2.神經性皮炎 應與慢性濕疹鑒別。
3.脂溢性皮炎 經過中可有濕疹樣改變,但本病主要發生于頭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窩,陰部等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常先自頭部開始發病,向下蔓延,損害主要表現為黃紅色或鮮紅色斑,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
1、生活環境
濕疹患者的房間應該加強通風、使空氣保持新鮮,并且室內要維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持溫度 20℃左右,濕度40%以上宜。
2、皮膚護理
(1)患者應該勤換衣物和被褥,并充分保持濕疹部位干燥清潔。
(2)勿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
(3)不隨便使用刺激止癢藥物。搽藥或換藥時,不要用水沖洗皮膚,特別是禁用熱水、肥皂或消毒藥水燙洗,可用棉簽蘸植物油從內向外擦干凈。
(4)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皮損。局部瘙癢劇烈、皮膚溫度高,可使用冷濕敷;感覺瘙癢難忍,可用手掌輕輕拍打,以代替抓撓。
(5)在干燥季節,宜減少洗澡次數。平時洗澡以淋浴為佳,勿用太熱的水或過度清洗,避免過度沐浴。入浴時宜選擇溫和的沐浴乳,以減輕皮膚負擔,沐浴后身體處于微濕時,應立即擦拭潤膚乳霜。干燥型皮膚不宜常用溫泉療法或洗澡太久,避免流失天然的皮膚保護脂膜,使皮膚過于干燥而瘙癢。
3、其他
(1)內衣應全棉,勿過度保暖
(2)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過度緊張,保證充足的睡眠。
(3)接種疫苗應避開濕疹部位。
Copyright © 2011-2023 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證120150號 京ICP備12050281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4000018855轉9 feedback@chunyu.me
春雨互聯網醫院電話:4000018855-3 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熱線:0951-12320 銀川市政府熱線:0951-12345